“陛下放心,娘娘腹中龙胎康健。”
“朕问的是贵妃的身子,她脸色不太好,是为何故?”
太医没成想自己会错了意,战战兢兢垂着头道:“娘娘凤体并无大恙,许是因有孕,这几日食欲不振,才会气色稍弱,臣稍后便为娘娘开些调养身子的药。”
晏明川又细细问了许多,姜止月靠在他肩头,心思却不自觉飞远。
这个孩子的到来对她来说正是时候,有了孩子,她的地位会更加稳固,无论是男是女,都是陛下的第一个孩子。
有了这个倚仗,她或许可以进一步培养在朝中的势力。
先帝亲断的旧案,想要重提绝非易事,她得好好想想,如何才能发挥这个孩子最大的作用,更快达成目的。
她想得出神,竟未发觉殿中何时只剩他们二人。
晏明川抚摸着她的小腹,随口问道:“近来朝中事忙,朕不得空闲,忽略了你,止月可怨朕?”
姜止月收回心神,“在陛下眼中,臣妾就这么不识大体,分不清孰重孰轻?您来得这么快,臣妾已经很知足了。”
她语气一如既往的温顺,但又多了几分亲昵。
晏明川自然听得出来。
这些日子的确政事繁多,但也并未多到见她一面的时间都没有。
他在刻意疏远她。
但这个孩子的到来,是晏明川没想到的。
姜止月在他还是太子时就入了东宫,这么多年一直陪在他身边,性情柔婉,心思玲珑妥帖,挑不出什么错处。
晏明川于男女私情上并无太多心力,她这样知进退的性子就很好。
继位后,他甚至曾想过要不要就让她做皇后,她从前将东宫打理得很好,从东宫换成后宫,他相信她亦能做得很好。
只是朝中老臣对她的出身多有挑剔,姜氏生母只是个妾室,入姜府前又是伶人,终究低了些。
贵妃之位,已算是他私心。
晏明川骨子里就是一个冷静到有些冷血的人,不用过多权衡,他就能做出抉择,下旨立后。
他不曾见过沈家女,但这不重要,沈道远忠心,权欲不算太重,脑子还算清醒,沈于归的外家卫氏又是清贵门庭,不会有外戚之祸。
何况这是秋池推荐的人,虽不知缘由,但既然合适,他也无妨顺水推舟,选了沈于归。
世人都喜欢听美好的爱情故事,虽然他对沈于归并无感情,却不介意坊间传言里将他们说成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只是偶尔会想,止月听到这样的传言,可会难过?
但这种想法不过浮光掠影,一闪而过。
直到沈于归失踪……
他收回手,那个一闪而过的想法重新浮现。
如今止月怀了身孕,或许正是一个契机,以此为由封她为后,朝中那帮子老臣也说不出什么。
晏明川脑海中随即已经想好了接下来该如何为她铺路,让她封后能更加顺利。
不知为何,他心中竟突然有了几分急切。
于是陪着姜止月用过晚膳后,他并未留下,而是回了太宁殿。
他要提前做些准备。
封后圣旨落下最后一笔的同时,暗卫悄然现身,呈上一封密信。
晏明川没急着拆信,反而认真盯着这道圣旨看了许久,唇边露出一个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笑意。
盖上玺印后,又足足看了一刻钟,他才将圣旨仔细卷好,放入黑匣,置于身后书架上,只待过几日便可颁下去。
他这才有心思拆开暗卫送上的密信。
这是先前派去追查承安公主的暗卫送回的消息。
在看到信上提及的那个名字时,晏明川的脸色一点点沉了下去,他紧紧捏着信,眸中似有风浪翻涌。
满殿寂静之中,他冷声吩咐暗卫:“将匣中的东西拿去烧了。”
“即刻传盛平王入宫。”
*
盛夏的光阴流转如梭,贵妃身怀有孕的消息尚且被人热议,另一桩传闻就悄无声息席卷了整个洛阳。
那位差点做了皇后,却意外亡故的沈家大小姐根本没有死,而是同人私奔了!
私奔的对象不是旁人,正是天子的亲弟弟盛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