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独自走了两天也不见有山,他只能腾云在空中去寻找土地说的浮玉山。
掠过几层白云,眼前竟出现一座连着九霄云外的高山,满山峻霖不说,高挂云端的瀑布飞流直下十分壮阔。
少年被景色吸引住,他迎着瀑布落在了天然形成的水潭边,再次仰头望去,这瀑布真真犹如天上神仙不经意倾倒于人间的美酒,乘在这水潭之中。
如此美景尽收眼底,放在在地面时竟然毫无察觉,真是隐世的仙山,少年朝着土地阿婆的方向行礼道谢,决定在这浮玉山修炼养性。
这时身边传来脚步声,少年侧身望去,发现一个老者正朝他走来,少年迎了上去,还未等他开口询问,老者便作揖道:“我乃浮玉山山神,小神仙亲临此地有何吩咐?”
少年同样回礼道:“在下太清宫炼丹炉幻身,此次下界修行,多有叨扰。”
“了然了然。”老者抚着长须笑道,上下打量少年一番后指向了瀑布的谭边的一条幽草小径,“请随我来。”
少年跟在老者的身后沿着芳菲小路来到了一处洞府前,洞府未设门,空有匾额却无提字,老者看出了少年的疑惑,慢悠悠的解释道:“百年之前这里是一位得道者的修行之处,他许多年未回来了,小神仙不如在此修行可好?”
少年抬眼望去,洞府内似乎别有洞天,“好是好,不过毕竟是他人的修行之处,我住进去会不会不大合适。”
“此洞府有那人的结界,就连老夫都破解不了,小神仙何妨一试,说不定别有造化。”老者笑道。
少年紧了紧身上的包袱,深吸一口气后迈了两步走到洞府前,果然如老者说的,的确是设有结界,少年吟起法咒,单手并若莲花状,一阵银光汇聚额前,他轻轻推了过去,原本已经做好了被结界反弹的准备,可没想到集中的灵力带着他走进了洞府,结界如同潭水般只是泛起光辉的波纹。
“果然有缘啊。”老者笑着感叹道。
少年一时间惊喜的有些没有反应过来,因为进来洞府的甬道后就已能感觉得源源不断的灵力充斥着周身,那个修道者已经离去百年,还能在次留下结界以至灵力不外泄,想来早已得道飞升了。
少年回过神后对着老者恭敬的行礼以示感谢,老者笑着抚着长须渐渐消散于山林之间。
“好的开始,诸事顺利。”少年自信的往洞府里又走了走,果然行至数米便豁然开朗,原来这个洞府是在瀑布的后面,激荡的水流磨润了前方石台的边缘,在靠近崖壁的一面搭建着二层楼阁,略经打磨的木质结构,简易的茅草屋蓬,虽然临近水源,却干燥温馨。
楼阁内家具如新,陈设倒是十分合少年的心意,仿佛就是为他量身打造一般。
这时少年被窗边一抹红色吸引了目光,这里的一切都太过素雅,这样亮眼的色彩一时间竟叫人挪不开眼。
赤红的玉珠坠着赤红的缨子,异常的光泽感光是看着就知道是个不多得的宝物,少年走到窗边摘了下来,才发现玉珠的另一头还系着一枚类似银制的戒指,造型也是乖张宛如游蛇,他细细看着觉得这应该是那位得道之人的私物,想是忘在了这里。
少年从床榻上的枕边找到一个空的木盒,将这一串络子放了进去,说不定那位得道之人偶然想起还是会回来取的吧。
接下来少年便是每日入定修炼,不过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浮玉山拾一些从未见过的木柴,在当炼丹炉时,他就喜欢那些能燃起柔焰的柴火,浮玉山钟灵毓秀,更是有许多未见过的树木枯枝,他总都要试一试,遇到合适的便收集起来,洞府的甬道入口处不知不觉就已被柴火堆满了,看着码的整齐的柴火,少年爱不释手又颇有成就感。
少年仰头看着洞府外空空的匾额,他轻挥手后,牌匾上出现‘柴柴居’三个不算工整的字迹,他在这里住习惯了,也和山神一样觉得那位得道之人应当是不大会回来住了。
虽然他在下界之前扬言要修炼出世间一等一的丹药,可真正实行起来实在费力,炼出的丹药就连外形都是歪七扭八,更别说自己以身试药了,用难以下咽来形容都不为过。少年看着采集来的一堆草药灵物,有些担心就算他把浮玉山的草木炼秃了会不会还是炼不出。
入夏的一场大雨笼罩了浮玉山,雨水简直就和瀑布一般倾倒而下,所幸洞府还有之前的结界,否则都要被淹了,这样大雨的天,少年也不大想出门,他面对着瀑布打坐调息,外界的水流声渐渐融于心迹,以动制静,洞察细微。
就在内外一致以感云卷风息之际,洞府外传来属于凡人的声音,少年微微睁开眼,叹了口气,起身向洞府外走去。
大雨滂退,一个女子搀扶着一个男子往洞府这边走来,可结界的影响,以至他们只能委身在一旁的大树下。
女子看到了少年,惊诧之后便大声求救:“道友可否施以援手!”
少年并不知如何解开结界,他举着硕大的荷叶走进了雨中,来到那二人身边时,才发现男子伤的很重,气息已经溃散难聚。
“他已无可挽救。”少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