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就笑,说:“今年过年不回去,打算把老家的爸妈接到城里来一起过年!”
熟客点点头,又给两人比了个大拇指,边摇头道:“我们家那两个要有你们这么孝顺老人就好了哦!”
这一年新年,宋家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他们买车了!
其实前几年,夫妻俩就想把老人接到城里来过年,但是因为宋定邦腿不好,老爷子不想来回折腾,几次都给拒了。
今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早早地谭淑媛就催着宋卫国把驾照考了,然后又赶在年前去提了车。
宋西宝知道家里新添了辆车后,高兴得不行,非闹着要让她爸带她们母女俩出去兜风。
谭淑媛也说:“正好,就当给你练练手了。”
于是新手司机老宋同志载着自己的两个命根子,战战兢兢地开车去城外兜了一圈。
但是夫妻俩没想到,就算是买了车,两个老人还是不愿意来市里过年,口口声声说的都是怕给他们添麻烦。
夫妻俩琢磨了一晚上,最后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女儿宋西宝,让她来劝说爷爷奶奶到市里来过年。
宋西宝当即领旨道:“爸、妈,你俩就瞧好吧!”
果不其然,宋西宝一个电话打回去,不到三分钟就把两个老人哄得眉开眼笑,连连答应说好。
谭淑媛就笑,跟宋卫国说:“看吧,咱俩说啥都不好使,还是得你闺女出马。”
腊月二十七这天,一家三口开车回老家把两位老人接来了云市。
宋定邦和隋玉棠这辈子都没出过新阳县,隋玉棠更是连汽车都没坐过几回,她怕晕车,听隔壁的李嫂子说晕车可以闻生姜,于是她出门前特意握了一大块生姜在手里,谭淑媛见了,说:“妈,我准备了晕车药,要不你跟爸提前吃颗药?”
宋定邦一听要吃药,当即便要反悔说不去了。
隋玉棠也说,自己有生姜,晕车闻一闻,嘴巴里咬一块含着就好了,不吃药。
谭淑媛没法,只好把晕车药收了回去,然后让宋卫国路上尽量开慢点、开稳点。
车出新阳县,老两口好奇地看着车窗外的风景,宋定邦不住咂舌道:“现在这些路修得才好!我们那会儿哪有这么好的路哦!”
老两口看什么都好奇,就是看见路过的一个指示牌都要研究上半天。
他们走国道,车又开得慢,中午十二点多才到云市。
市里面人更多了,加上又是春节,到处都在堵车。
宋定邦拍拍主驾车背,专门提醒宋卫国道:“卫国,这城里开车你可千万不能急啊!这么多的人,这么多的车,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宋卫国赶忙答应说知道。
隋玉棠瞥老头子一眼,说:“人家是开车的人家自己知道,你不要乱指挥!”
宋西宝坐在爷爷奶奶中间,一路上就负责充当导游和解说,告诉他们这个建筑是什么,那个建筑是什么,路过梧桐一小的时候,宋西宝忙指给爷爷奶奶看道:“那就是我读小学的地方!”
老两口忙歪着头去看,隋玉棠眯着眼笑,说:“城里的学校是大。”
宋定邦也嗯了一声,点头说:“这学校大门修得气派!”
终于到了梧桐苑,宋卫国停好车,打开后备箱,宋西宝忙过去帮妈妈一起拿东西。
出发时,老两口给他们装了很多吃的东西,什么腊肉、酱肉、香肠,还有腌的鸡鸭鱼,以及一些晒好的蔬菜,给他们装了满满一后备箱。
谭淑媛不让女儿拿东西,让她去给爷爷奶奶带路。
于是宋西宝就一手牵一个,边走边给爷爷奶奶介绍。
他们路过大梧桐树,宋西宝忽然小声道:“爷爷,你看那棵树,小时候我刚来的时候,跟几个朋友一起,我们救了一只鸟,就把它放在那个树上的,那只鸟后来还在那棵树上下了蛋!”
宋定邦笑容慈爱地用另只手拍了拍孙女的手背,宋西宝低头看着自己跟爷爷交握的手,忽然想到,小时候她这样牵着爷爷,爷爷一般是用另一只手摸她头的。
爷爷老了,现在已经摸不到她的头了。
宋西宝忽然有点心酸,眼眶也跟着发酸,她忽然停住脚蹲了下去,然后仰头眼睛亮晶晶地望着爷爷。
“爷爷,摸头。”宋西宝说。
宋定邦笑呵呵地摸了摸她头,隋玉棠在旁边笑,拉着孙女的手晃:“多大人了哦,还撒娇。”
身后的宋卫国和谭淑媛目睹这一幕,也都不自觉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民间有谚: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
市里没有像县城或农村那样的大集,人们的赶集方式就是往各大购物中心跑。
下午,宋卫国开车带着一家人到了一家购物中心。
他们车停在地下,下车时,老两口还有点怕,看周围黑漆漆的一团,问这是到哪里来了?
宋西宝就给他们解释,后面坐扶梯的时候,隋玉棠害怕,磨蹭了半天才敢站上去,她生怕没踩上,身体还小跳了一下。
宋西宝啪啪给她鼓掌,说奶奶您这身手真厉害!
惹得隋玉棠哭笑不得。
他们从商场一楼逛到顶楼,买了不少东西,老两口目不暇接,一路都在惊叹,既惊叹这里的东西这么好,又惊叹这里的价格昂贵。
他们看什么都觉得新鲜,就连一块楼层导览牌,老两口都能看半天。
奶奶识字不多,爷爷就边看边教她认字,告诉她意思。
宋西宝一点不耐烦都没有。
相反,她看着一把年纪,头发都花白了的爷爷奶奶,心情很复杂。
她突然理解了爸妈坚持要带爷爷奶奶到市里来过年的想法——那是一种,我看到了更丰富更美好的世界,我希望我爱的人也能走出来看看这一切,感受这份美好和丰富的心情。
宋西宝在心里暗自发誓,将来她一定要努力挣钱,带爷爷奶奶去看更多美好漂亮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