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话音刚落,周围的宫人便走了出去。
“娘娘,让您受苦了。”高力士开口说道。“娘娘身旁从未有过这么少的侍从。”
“无妨。此次出京,本就匆忙。”杨玉环看着那憔悴的高个子太监,像是在看一座濒临坍塌的山。
“不知娘娘唤老臣来,是为吩咐什么?”高力士问。
“如今,六军俱疲,我在想,是否我才是罪魁祸首。”杨玉环看见高力士那低垂的大眼瞬间睁开,眼旁的皱纹更加分明,他正震惊地看着自己。
“诶,娘娘,您莫要这么说,您并未干政。”
听到高力士的表态,杨玉环更放心了。
她不过是在试探罢了。
“算了,我不过是有些恐惧罢了,今天我的状态极差,大概是无法抚慰皇上了。”
说完,杨玉环想起,似乎该自称本宫,自己还没有完全适应贵妃的身份。
罢了,如今也不是纠缠称呼的时候。她继续说:
“皇上今日状态不佳,劳烦您在皇上门口守着他,不要离开半步,若是他唤我,您再来找我便好。我想先休息一会”
玄宗大概率是不会喊自己的,毕竟在杨玉环的记忆里,唐玄宗几乎一天没有说过话了。
她要做的,只是让高力士盯紧唐玄宗,同时把高力士也支开。
如果自救,不能等到马嵬坡,必须现在就出手。
既然……士兵们满心想除掉杨国忠,那我就帮他们除掉他。
但是,要让自己与杨国忠划清界限。
高力士点了点头,再没说话,便消失在了窗边的光照不到的地方。
接着,杨玉环喊来贴身侍女。
“云裳,半柱香后,去找杨国忠,高力士约他在马厩一见。”
接下来,只剩下半柱香的时间。
她深吸一口气,走出了屋。
虽然天色已晚,但刚安顿下来的士兵还未歇息,人们正四处搜寻着食物。
几个硬如磐石的粗面饼就能让一群贵族子弟抢夺许久,平日的优雅矜持早已荡然无存。他们表情狰狞地啃着难以下咽的干饼,生怕吃的慢了让人抢走。
士兵们从泥土里扒出满是土腥味的野草,往嘴里塞去,试图填满脏腑。
夜色沉重,暑气难耐,食不果腹,舟车劳顿,家国破碎。
士兵们怨气很重,三三两两地讨论着。
杨玉环在穿着各种服装的人群中搜索着,找到了一片穿着藏袍的人,约莫二十人左右。他们发红的脸上流着一滴滴汗水,正捂着肚子坐在树下打着瞌睡。
吐蕃使者。
杨玉环认出了他们。
此次动乱乃是胡夷叛乱,汉将们或多或少有些迁怒吐蕃,休憩时也故意与他们隔开距离。
在确定没有人注意到这边之后,她走到一位看起来较为年长的使者面前,她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微笑,轻声向其打招呼。那人赶忙睁开惺忪的睡眼,用并不标准的汉语与她对话。
“远道而来的使者们,很抱歉让你们一路颠簸流离。”杨玉环微微欠身,眼中满是歉意地说道。
“娘娘,不敢。佛祖保佑,圣上定会早日回京。”使者急忙站起身,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恭敬地回应。
杨玉环微微点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关切,目光在使者们疲惫且饥饿的脸上一一扫过,又向前迈了一小步,眉头轻蹙,似乎带着些不忍,轻声问道:“您是否饿了一天了?”
说话间,她的双手不自觉地交握在身前,手指微微收紧,显示出内心的一丝紧张与不忍。
“是的,我们行得匆忙,带的食物并不多,且被贵族们抢了些去,如今也饥肠辘辘。”使者无奈地叹了口气,脸上写满了无奈与疲惫。
杨玉环微微咬了咬下唇,思索片刻后说道:“杨国忠大人似乎是掌管粮食的,下午我见不少人去问他要粮。他过会儿会去清点马匹,您可以在那里等他,找他说明情况。”
说完,她也并未多言,扭头回到了汉将中央。
杨玉环看见角落聚集着一大群人,她悄然接近,发现他们偷偷杀了一匹马,正分食马肉。
他们从马厩中偷出了马,将它牵到驿站稍远处隐蔽的地方,这里能看得到马厩的动向,若是发现丢了马,士兵们能迅速逃离。
但他们藏的其实一点也不隐蔽。人们寻着烤肉的香味能找到这里,并且,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也十分明显。
这一同征战沙场的伴侣,如今,成了他们在饥饿绝境中的救命稻草。士兵们粗糙的大手急切地撕扯着马肉,鲜血染红了他们的双手。
有人发现了偷偷走来的贵妃,他把马肉揣在怀中,跪了下去。
“娘娘。”
其他人见状,扭头看到她,无不惊慌失措。
他们在恐惧。
他们害怕杨玉环把他们分食马肉的事情汇报给皇上,那样的话,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被定罪。
在恐惧中,杨玉环还捕捉到了另一种神色,他们看向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