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两都没舍得穿,将鞋子完好地带了回来。老刀说那里也有卖女装的,数量种类都很多,还有珠宝首饰,要是以后有空,赵悬可以亲自去那里看看,换几件漂亮的衣服穿。
生活用品里也有很多纸张、肥皂之类的东西,基本都是过期的,过期越久卖得就越便宜,还有自制的肥皂和纸张,价格亲民,更便宜的有皂荚干,可以当肥皂用,只不过这些生活用品家里还有很多,路安就没有换。
除了以上东西,剩下的就是最为珍贵的药品了。
他们将这些东西分开装在了两人的背包里,背包在人在。里头有大捆大捆的绷带、医用棉签、碘酒和酒精,还有一些珍惜的退烧药和抗生素,一管烫伤膏,一管无极膏,一盒保济丸,一瓶正露丸,十几只藿香正气水以及云南白药和一颗片仔癀。这些药有的过期了,但过期的时间很短,有的甚至还在保质期里。
看来社会崩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一些工厂在末世后甚至还在产出商品。
赵悬知道带去的干货是换不回这些药品的,从和老刀的谈话中,她已经大概能推测出各种物品的物价了。
老刀说这是路安帮那个盐场营地修车的报酬,这个营地很邪门,武装力量很强,里头的技术人员似乎也很多,不过他们多是主攻高精尖的科技,修车没人在行,所以给路安捡了漏。路安每种药品要的不多,除了绷带,所以营地很慷慨地就给了。
他们有管事想留下路安,在这个营地待着肯定会比其他地方舒服,不过路安拒绝了。
营地的条件优渥,他们很快就会招到修车工,路安下次再想捡漏怕是不成了。
听到这里赵悬的动作顿了顿,然后她突然淡淡地笑起来。
两人慢慢往屋子里搬运着物资,这时候门响了,是狗狗的声音:“赵悬姐姐开门!我来啦!”
赵悬去开门,狗狗先是看到院子里停着的两辆大三轮,然后就看见正在搬东西的老刀,他喊:“老刀叔叔!你们回来啦!”
这群人之间的称呼早就混乱了,赵悬他们喊姚家夫妇哥姐,狗狗也喊路安赵悬哥姐,路安赵悬和姚家夫妇叫老刀是喊哥,毕竟这里老刀的年龄最大,狗狗则是喊叔叔,照理来说他应该叫老刀伯伯的,但老刀嫌“伯伯”这个称呼太老,叫让狗狗这么喊着了。
看见狗狗,老刀笑弯了眼睛,声音甚至有些夹:“狗狗来啦!”
今天狗狗来得迟了些,他家的那头小母羊生了一只小羊仔。
狗狗说:“这是小雪第一次生宝宝,生了一晚上,早上才生出来,所以就来得迟了。”小雪是狗狗给羊取得名字,他给所有羊都取了名字。说着狗狗又伸长脑袋转了转,没见到路安,他的脸色顿时有些难看:“赵悬姐姐,路安哥哥他……”
“他没死!”赵悬已经知道这孩子的脑瓜在想什么了,“他太累了,还在睡呢。”
狗狗明显是安下心来。
赵悬拈起一个绿豆饼,递给狗狗:“喏,这次你哥哥带回来的好吃的,分你一块!”
狗狗欣喜地接过糕点,小心地用手捧着,他应该很少见到这种糕点,他问:“这是什么呀?”
“绿豆糕,你吃过吗?”
狗狗摇摇头:“我只吃过马拉糕。”
“那你快尝尝,可好吃了!”
狗狗盯着这块喷香的糕点好一会儿,最终还是咽了咽口水,对赵悬说:“你可不可以给我一张纸,我包回家也给我爸爸妈妈尝尝。”
赵悬拿出保鲜膜,小心地撕下一块,将狗狗手中那块绿豆糕包好,再还给他。她对狗狗说,路安和老刀已经回来了,以后就不需要狗狗每天往这跑了。
送别狗狗后,赵悬继续蹲在院子里收拾东西,她拿出几条咸鱼和几捆海带来,准备有空给姚家人送去,感谢两个月来他家的照顾。
昨晚煲下的饭和粥都剩了一些,赵悬炒了一大盆炒饭和老刀两人分了,粥则加了些蔬菜和肉末进去,熬好了给路安端了过去。
路安的低烧是因为长期没得到休息而暂时的抵抗力下降,这几年来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倒是这一年大家有米吃,也有肉吃,发烧的情况也少了很多。赵悬给路安喂了粥,又让他睡下了。转下楼她看了一眼生龙活虎的老刀,感叹了一下人种的差异。
因为大家都累了,所以并没有急着去干很繁重的农活。赵悬将两百斤盐存入仓库里,那些干海货也分门别类地放好,药材放进了存储着生活用品的那间仓库里,那里有一溜大壁柜,里头存放着他们收集来的各种衣服和被褥,壁柜中有三个带锁的抽屉,隐藏得很深,那些药品就放在里头。
路安睡了一天后,第二天就恢复了。
赵悬兴致勃勃地将自己去太平镇搜到的物资给他看。路安一听是赵悬独自一人去太平镇,并且还有狗狗做掩护时,脸上难得显出愠色。
赵悬赶紧一把扑到他身上:“不气不气!来贴贴!”她挂在路安身上,搂着他的脖子,脸硬贴着路安的脸。
路安最终没有气起来,不过赵悬也保证了以后再不单独行动了。
赵悬喜滋滋地带路安去看家用榨油机等一系列物资。掏出红蓝机时,赵悬顺道亮出了一溜卡,问他:“哪个哪个,这里头哪个好玩?”
路安扫了一眼游戏卡,说:“塞尔达传说好玩,玩这个。”
去年农闲时他们不是下棋就是看书,但找到的小说赵悬并不爱看,现在他们农闲时又多了一项娱乐活动了,只不过现在并不是消遣的时候。
惊蛰已过,春分将至,他们要开始准备种稻了。
赵悬在他们回来之前已经挑选出了饱满的种子,用温水孵出了白芽,她将发芽的稻种移载进育秧田里,这个育秧田是需要时时照看着的,赵悬用大棚罩住秧苗,保持其温度,虽然气温有所回升,但晚上还是冷了些,大棚的温度不够,赵悬会带些炭盆去烧,用来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在赵悬精心照顾下,近一个月来秧苗长得很好。
三人休息了几天,养回元气后,正好就到了插秧的时刻。
这一次老刀和路安承包下了插秧的重任。
他们都觉得赵悬一个人整完十几亩的土地太辛苦了,至于插秧和后续旱田的活儿,交给他们来干就行。
于是日子似乎回到了去年冬天路安和老刀嘻嘻哈哈地去做粉的时候,现在他们又勾肩搭背地去插秧了。
天气一天变得比一天舒服,白天的温度一直在升高,这个天插秧并没有夏天来的痛苦。
路安已经插过两次秧了,老刀也会插秧,两个人的速度很快,秧苗也插得很整齐。
姚家人这时候也开始插秧了,姚远和章小禾一起插秧,狗狗负责家里的伙食。
赵悬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姚家人了,她没有上田,而是在家准备种植于旱田里的种子,她挑选出漂亮的地瓜土豆来,经过一个冬天,有的地瓜芽眼里已经冒出了小白芽,正好切下来做种。切下带芽的小块后裹上草木灰,覆上稻草保温,一个星期后,等芽抽出来了,就可以种了,那时候稻田的秧刚好插完,可以无缝种下旱田里的作物。
至于花生玉米一类的庄稼,到时直接播种到土里就行。
家里增加了一个强劳力的效果是明显的,即便多了属于老刀的那几亩稻田,老刀和路安还是用比去年更短的时间里插好了秧。
今年照例在水田种下了一点糯米,糯米的生长周期长,一季的糯米够长两季的大米了。旱田也计划种一些麦子和棉花,希望这些作物在今年收成多些。
老刀和路安插完了秧,接着就去种旱田里的作物了。
白天的气温有时能窜上二十多度,赵悬脱下了毛绒帽子,换了轻薄点的衣服。在家常穿的厚棉鞋也被她脱下,洗干净收起来了,换上厚底的球鞋,她打算进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