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二个不知读的什么书,答的什么题,真真是气煞我也!”
山长姚玄与教授闻伯青走进课室,入目便是教谕们气得吹胡子瞪眼的场景,二人不动声色对视,迈步上前。
教谕们听见脚步声,抬头看清来人,忙放下毛笔起身见礼。
“山长。”
“教授。”
姚玄摆了摆手:“你们继续,不必管我。”
教谕们与姚玄共事多年,熟知他的秉性,便又坐回去,一个二个笔下生风,批得飞快。
拢共一百四十张考卷,只用了半个时辰不到便批阅完毕。
这期间姚玄和闻伯青默不作声地翻看已经批阅过的考卷,教谕们试图从他们脸上看出些什么,但是很遗憾,都失败了。
他们全程神情淡然,不见一丝喜怒变化。
末了,教谕捧着一沓考卷上前:“山长,一百四十名考生的考卷都在这里了,您看......”
姚玄扭头看向闻伯青:“行让,你觉得呢?”
闻伯青沉吟片刻,取出五张考卷:“子敬以为如何?”
姚玄一眼扫过,面露满意之意:“我与行让的评定不谋而合。”
闻伯青笑了,指着其中一份:“尤其是这十八号考生,不仅写得一手好字,她所写的四书文思路十分新颖大胆,着实令我眼前一亮。”
姚玄不置可否,却又话锋一转:“从文章看来是可造之材,只是行文中锐气过盛,还需多加打磨。”
闻伯青捻须:“子敬所言极是。”
一番低声交流过后,姚玄看向教谕们:“这五名考生列入前五,诸位可有异议?”
众人对山长和教授的眼光深信不疑,但还是上前一看。
“此五人实至名归。”
“虽有瑕疵,但瑕不掩瑜。”
如此,本次考核的前五名便定下了。
“辛苦诸位尽快将考核结果张贴但告示墙上。”
“是,山长、教授慢走。”
......
杜青棠等了近一个时辰,总算等来早那位身着青袍的青年。
“来了来了!”
“好紧张,万一我没有通过考核怎么办?”
“张兄别担心,你有备而来,定不会空手而归。”
青年将红纸张贴在告示墙上,所有考生的视线紧紧黏在红纸上,目光灼灼,就差将红纸烫出一个洞。
杜青棠当然也在看。
她这具身体才十二岁,因为家中拮据,舍不得挑灯夜读,隔着一段距离也能清楚地瞧见红纸上的数字。
第一名,十八号
第二名,一百五十三号。
第三名,二十六号。
杜青棠呼吸微凝,垂下眼帘,号牌上的“十八”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显而易见,她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考核,明年不必再为束脩烦心。
“恭喜。”少年嗓音低柔,笑容温润,见杜青棠眉梢微挑,解释道,“方才不小心看到你的号牌,恭喜你通过考核。”
杜青棠没放在心上:“多谢,你呢?”
少年不知想到什么,笑意淡去几分,很快又重新回到脸上,向她展示号牌:“我也是。”
七十二。
第五名正是七十二号。
“恭喜。”
“同喜。”
短暂的沉默后,少年率先释放善意,向杜青棠一拱手:“在下傅文。”
杜青棠眸光微动,神色如常地回了一礼:“在下杜青棠。”
告示墙前,青年扬声道:“请通过考核的考生携号牌前往隔壁,登记姓名祖籍,领取书院服两套。”
“除此之外,诸位可获得文房四宝一套,以及白银二两,作为通过考核的奖励。”
人群中欢呼声迭起。
青年继续道:“三日后正式开课,诸位请勿迟到。”
“是!”
四十名通过考核的考生出示号牌,登记后领取书院服、文房四宝和二两白银,满脸喜色地离开。
“杜同窗,三日后再见。”
“三日后见。”
杜青棠同傅文挥手作别,踩着正午的阳光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