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鱼开门亲迎,沈克和李昭鱼起手行礼,玄时回礼。
他进门,在蒲团上坐下,抬眼看着两人。
李昭鱼看了一眼沈克,便也坐下。
她迫不及待地问:“听我姐姐说大师通晓经书的奥义?”
玄时伸手斟茶,看李昭鱼的眼睛,“是。”
沈克原本是拿了只字片语来询问,但是玄时却开门见山,要求见这经书的主人,沈克再三思索,和李昭鱼事先商议这才过来。
其实这实在是有些冒险的,但李昭鱼又别无他法了,况且她只问自己内心,不自觉地便相信玄时。
沈克出声询问,“敢问大师,这经书到底有何秘密?”
玄时淡笑,声音不徐不缓,“二位莫急,且听在下讲一个故事吧。”
两个人都不作声了。
“前朝建国之初疆域辽阔,圣祖第四子被派往西域,那里佛教兴盛,不愿归伏朝廷,那里的人信奉神佛已经到了一个恐怖的地步,远远要比大晋如今的僧众还要多,几乎到了人人信佛的地步,那里不靠官吏治理,更多的是靠佛教来下达政令,西域地广,若是要靠武力征服那实在是劳民伤财,于是那皇子便想了一个办法,他找到了当地的一个高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陈明利害,又隐隐有威胁之意,那高僧也不是固执己见的人,更是为了西域百姓着想。”
李昭鱼捏着杯子,盯着玄时的眼睛入神。
玄时喝了一口茶,垂了垂眸光。
“那高僧若是答应了四皇子怕是会被西域的百姓不容,若是不帮,又会生灵涂炭,其实双方都为难。最后高僧的徒弟想了一个办法。”
“他编写了一本经书,一部分是跟着师傅在西域求学的见闻,另外半本则是编造了一个传说。”
李昭鱼呼吸渐沉,心跳的厉害,她想,难道就是佛子转世。
“释迦菩提树下顿悟,立地成佛,而众生还身处苦海,他不忍如此,想要拯救世人,因此百年一转世,会拯救众生,带领信徒走向安宁,而转世的佛子就是那四皇子。”
“这过程自然是历经一番磋磨和斗争,但是结果便是前朝开国四皇子驻守西域一生,西域在前朝也算是名义上成了中原的疆土,政令下达无有不至,纵然是稍有争议也很快平息,因为谁会反驳转世的佛子呢?而那四皇子也没有让西域的百姓失望,他照拂西域百姓,研习佛教典意,最后和那高僧的徒弟成了挚友,也成了西域高僧中的佼佼者,得百姓信服,一时间无人再怀疑这佛子的转世传说,历经百年,他们深信不疑。”
“只不过后来的那些“佛子”有些不堪大任,甚至贪婪残暴,百姓开始苦不堪言,后来,前朝覆灭,这个传说开始湮没无闻。
李昭鱼不禁开口问:“总该有个确认佛子身份的人说法吧。”
这话问到了关键,其实最关键之处便是这里。
那四皇子死了之后又该如何去寻找他的转世呢?总不能指一个人就说是转世的佛子吧,那岂不是拿天下人都当傻子,凡事都要有个说法,不管如何都是要有明明白白的章程,否则你说这个是佛子转世,我说那个是佛子转世,那便彻底乱了套了。
玄时看着李昭鱼,拿出了那本古兰经,已经合而为一,斑驳的痕迹像是要碎了一般。
谁又能想到这书其实在几百年前是人人皆知,家家都晓,如今时移世易,朝代更迭,变成了一本禁书,被抢来抢去,还添了很多不实的传言,不禁有些好笑。
李昭鱼问:“这里面就是确认佛子身份的说法?”
玄时点头,“公主殿下聪慧。”
这话夸得有些勉强了,就算是傻子也该想明白了,原来皇后要这经书是这个意思,贺浑说的剑指京都原来是这个意思,若是真的能复百年前的传说,那便能再次兵不血刃的笼络民心。
如今的大晋,就是当初的西域。
佛子之说若是从现世那就会掀起人心。
世间无神,可有时候百姓需要,那就有了神。
玄时刚要开口,竹窗上的伞影动了。
瓦片翻飞,哗啦啦地在响着,屋内的几个人变了神色,李昭鱼刚要出去便被沈克拦住,她皱眉,“小心。”
玄时还是一副无波无澜的样子,他脚步偏移,素袍拂过李昭鱼的裙摆,挡在了她身前。
树上的鸟雀四散着飞起,刀锋的声音刮在空中,不多时,阿章便逮着一个人进来了。
李昭鱼看着他,无奈地笑了,“是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