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栏而语,“你看看这栈道上的栏杆,能有效防止意外。”
香蒲和芦苇摇摇晃晃,场面大概真如《诗经》当中描述。
“你们村的经济收入,主要是靠刚才所见的莲么?”江麦问。
“可以这么说。”韩主任点头,“在莲的基础上,我们冬季挖藕,售卖,或是深加工成藕粉、淀粉、卤味零食等等;夏季荷花盛开,也能吸引不少游客,由此产生游玩交通工具、拍照服饰道具等租赁消费,莲花、莲蓬有些会摘去售卖。”
条理很清楚。
“不过,你们刚才坐着观光车,发现两侧莲田,有什么区别么?”韩主任对他们发起考题。
“左边莲田花朵鲜艳,且多。”花献宜回想在车中观察到的,“右边莲田花色淡,且少。”
韩主任:“没错。”
江麦:“右边的莲田的花是被收获摘取,拿去售卖了么?”每到夏季,荷花类鲜切花就会大量上市。
但此处农村的荷花,他没接触过。
不是说傲慢。
只是品种没接触过而已。
此处农村的荷花形状、颜色较为简单,自然风格突出。
他们鲜切花行业所用莲花,基本是园艺驯化品种,颜色、花型更为精致且上镜效果好。
韩主任摇头。
“那侧花多、花艳的,主要生产莲子,叫【子田】;而另一侧花少,叶多叶大的,叫【藕田】。”
“啊?”江麦第一次听闻——原来农业莲田生产还会单独分开莲子、与莲藕,“这…课本上不是说,莲全身都是宝,叶子能包荷叶鸡,莲花能观赏,莲茎能做最贵的印泥,莲藕能食用。”
“哈哈。老板知识涉猎很广嘛!”韩主任和几位陪同都笑了,“还知道龙泉印泥!”
江麦谦虚:“还行还行。”
好歹自己也身处于农业之中,略有耳闻是常见情况。
陪同其中的一位是中年男人,他说:“不过,我们村不生产这种印泥。”
江麦摸着下巴:“可据说,这印泥价值不菲。”如若大量生产,应该能创收不少吧。
“话虽如此。”那陪同回答,“但术业有专攻——我们并没有大量制作印泥的经验。且印泥制作,需要在8月大量采收莲茎。这既不利于当年的莲藕储蓄营养,也不利于明年的莲子继续生长。”
花献宜和江麦点点头。
术业有专攻。
韩主任又将话题带回【子田】【藕田】之分,“植物在同样的阳光、水肥之中,有优先营养供给,才能保证得到预想产出。”
她抬手示意,一年轻的男陪同,便从布袋里掏出样品,递给她。
韩主任将两大小不一样的莲蓬给到二人,“大的,是【子田】产出,保证我们的新鲜莲蓬销售或莲子加工;小的,是【藕田】产出,不是我们小气,是现在藕还未到熟期,要不然,半人多高的粗壮莲藕,绝对拿出来给老板们展示了!”
众人大笑。
“尝尝!”韩主任热情掰开两个不一样的新鲜莲蓬。
花献宜剥开莲子皮。
大莲子甜嫩,另一个则略有发涩。
韩主任:“其实他们成熟度是一样的,不是老嫩原因,使得味道不同。”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同一株莲花除非精心管理,否则很难实现莲子、莲藕双丰收。我们都说红花莲子白花藕,因此,红花莲专种一片,白花莲专种一片。”
花献宜点头。
木头栈道走上去很舒服,风景宜人,蓝天,碧水,苇草。
江麦:“韩主任,此次前来是打听到该河段有许多香蒲自然生长。可栈道已经在路侧建好,很担心采收香蒲棒,会影响你们的景观效果。”
“你们是来采收香蒲棒的?”韩主任。
江麦:“啊。”
陪同中的那位中年男人欣喜,“那正好!我们年年都在香蒲棒成熟前后,去组织专人剪掉。担心影响秋冬香蒲、芦苇景观呈现效果,还不敢统一用割机器割倒。”
“只能在栈道上用长柄剪刀,将香蒲棒挨个剪下来。”
“剪下卖么?”江麦怕已经有收购商和他们竞争,略有紧张。
“不是。是有好奇心的人太多了,我们捉了好几起小孩燃烧香蒲棒。”
指着附近不远处一个棕黑木头,“比如这个,一小孩拿了科学课发下来的透镜,刚好香蒲棒干燥成熟,很好引火,他们就地【实验】,还好被村民逮住教训。”
深表无奈,“好看是好看,还好玩,谁不想摘?我们只能手动剪去香蒲棒,从根源上避免这个问题。近处能用长柄剪刀,深处剪不到就留着给大家远观。”
花献宜:“那以前剪下来的香蒲棒呢?”
年轻的男陪同解释:“刚开始我们没经验,剪下来就扫河里去了。当时忘了香蒲棒就是香蒲的种子。”
“完全不受人影响的香蒲棒可能就挂在杆子上风吹雨淋日晒鸟啄,第二年能有种子萌发力的只有一部分。”
“而我们直接剪下去的香蒲棒基本都是恰好成熟了。直到第二年发现河道中多了很多香蒲丛,才意识到——我们给他人工播种了!”
“那年秋天我们是哭着干活的,工作量增加太多了!”
众人大笑。
年轻的男陪同,“于是,我们都收集起来,集中销毁了。不过也特意留一些,保存在前面的小库房。”
韩主任:“看看?”
花献宜:“看看。”
“请——”
韩主任手心示意方向,请花献宜步于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