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许多建筑都翻修了,不过因为建立了新的图书馆,就没有再动玉溪堂,这里依旧还是旧日模样。
时光荏苒,岁月无情,当年风华正茂的学生们都已垂垂老去,只余它在历史的长河里凝望。
“走吧,”顾昔闻说,“我提前跟周教授沟通过,她说会在阅览室等我们。”
现在的玉溪堂是校史展览室,有退休老师的活动中心,顾昔闻所说的周教授,也是陆书屿提供的线索。
她昨天晚上翻看了《枫园》又仔细回忆了一番,才想起来当时老师除了说过当年刚在华大读书的事情,还说自己有个发小留校任教,两个人是闺蜜,认识超过八十年。
她昨夜就给顾昔闻发过消息,顾昔闻办事利落,已经联系妥当了。
在去酒店的路上,他给陆书屿讲过周教授。
周教授本名叫周听鹤,与顾瑶章都是早年北平世家出身,她比顾瑶章小六岁,但那时候女学不算多,也不流行送孩子去学校读书,所以她跟顾瑶章算是从小玩到大的。
顾瑶章考上华大之后,她也勤奋学习,考上了华大数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算起来,老人家今年已经八十七了。
今天是周五,玉溪堂人不多,两个人一路安静找到阅览室,推开门,就看到靠窗的位置坐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
她戴着老花镜,眼镜腿上挂着金链子,一直垂落在脖颈后。
她梳着整齐的短发,身上穿着合身的旧式羊毛套装,眼睛乌黑明亮,精神矍铄。
听到推门声,她抬起头,依旧对声音很敏感。
“你们?”老太太眯眯眼睛,笑了一下,“小猫啊?好多年没见了。”
她也叫顾昔闻的小名。
顾昔闻又觉得窘迫了。
陆书屿为了不让他太尴尬,就从他身后探出头,对老太太鞠躬:“周教授,我叫陆书屿,是瑶章老师的朋友。”
周教授咧嘴笑了一下,抬头看了看眼神有些闪躲的顾昔闻,挑了一下眉。
“快过来坐。”
两个人在老太太对面坐下。
方才两个人以为老太太在读书,结果转过来才发现,她在用手机看短剧。
手机屏幕上,女主角梨花带雨:“你怎么能这么对我?”
周教授神情自若关上手机,抬头推了一下手边的书,开门见山:“这是第二个线索。”
陆书屿和顾昔闻对视一眼,两个人都看到对方眼睛里的无奈。
周教授看着面前的两个年轻人,声音很怀念。
“当年你搬去跟瑶章住,我去找瑶章玩,还跟你一起打过超级玛丽,都是我赢你。”
她回忆了一下:“一晃神,已经过去二十五年了。”
陆书屿想了想,那应该是顾昔闻六岁的时候。
顾昔闻很恭敬,他从书包里取出一个巴掌大的礼盒,推到周教授面前:“周奶奶,多年不见,我给你准备了礼物。”
周教授打开盒子,里面躺着一枚杜鹃花胸针。
“你记性真好,”老太太笑眯眯的,直接就把那胸针别在衣服上,“还得记得我喜欢杜鹃花。”
顾昔闻显得很乖巧,他脸上的笑容带着怀念,显然同这位老教授很亲近。
周教授低头摆弄了一会儿胸针,声音有些低沉:“阿姐这个人,就是顽皮,这么大岁数了,还要折腾你们陪她玩。”
“她之前找我的时候,我就说过她了,多大人了还跟孩子似的。”
不知道为何,这句话听得陆书屿心里很难受。
她勉强笑了一下,说:“我们工作都很忙,也多亏瑶章老师,才能有这样的机会休息。”
周教授才抬起头,眯着眼看向陆书屿。
阳光落在她眼上,在她的老花镜上留下一片金光,让人看不清她的面容。
“小陆,阿姐经常跟我说起你,”周教授笑了一下,“你是个好孩子,也很聪明,希望你们此行成功,找到阿姐替我说说她,为老不尊。”
陆书屿笑了:“谢谢周教授。”
“你也叫我周奶奶吧。”
陆书屿愣了一下,看向顾昔闻,见他点头,才腼腆说:“周奶奶。”
周教授忽然拍了一下腿:“哎呦,我忘了准备见面礼。”
她也不等陆书屿拒绝,直接站起身,去书架上翻来翻去,最后拿了一本书回来。
她把那本书拍在陆书屿面前,说:“我也给你一本签名著作。”
陆书屿低头一看:《高等数学详解》周听鹤著。
陆书屿:“……”
顾昔闻笑出声来:“周奶奶,这是学校图书馆的藏书。”
周教授也笑了:“改日的,一定送小陆一套我的签名著作,谁还不是作家?”
“好,那我一定好好拜读。”
寒暄几句,顾昔闻翻开了第二个线索。
那是顾瑶章出版的第四本书,名字叫《柳絮》。
这是瑶章出版的第一本虚构小说。
扉页上,依旧是八个字。
海天一色,瑞雪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