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荀向来只认为自己是占了上一辈子的便利,论天赋并不比贾兰高上许多,更何况是‘三百千’这些简单的开蒙读物。
这般想着,贾荀也是直接开口与贾兰道:“兰哥,我的天赋并不比你高多少,是你太过自谦了。”
贾兰闻言虽觉得他是在安慰自己,但还是点了点头。
两人打过招呼之后,便同在书房内坐下,等着褚先生的到来。
如今的贾荀和贾兰两人都跟着褚先生读书,而原本属于贾荀一个人的单独授学此时也变成了三人同室。
虽比从前多教导了一个学生,但贾兰十分有礼,读书上也肯下功夫,对此褚先生也是十分满意。
对于他来说教一个学生是教,此时同时教两个也无伤大雅,顶多是多费些工夫的事。
做为先生最喜欢的就是勤学上进的好学生,因此对于突然要多教导一个学生的事,褚先生并未表现出丝毫怨怒。
而荣国府这边,在每月开给褚先生的束脩上,贾琏更是在原先承诺给其的束脩上多加了二十两银子和各色绸缎布匹,充作贾兰在这里听课的学费。
不到辰时一刻,褚先生便身着一袭贯常穿的青衫长袍自外面走了进来。
而当走进书房后,在看到贾荀和贾兰两人正端端正正地坐在书桌前时,也不禁背手欣慰地抚了抚胡须。
“小小年纪便能一心向学,孺子可教也!”
心下满意两人的勤勉和毅力,在免过两人的作揖行礼之后,褚先生也开始了今日的教学。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照例让两人背了一遍千字文之后,褚先生便开始逐句讲授起来。
一上午的时间,都在讲学之中度过,等到散学时间,两人一同起身送走了褚先生之后,贾荀又同贾兰一块回了荣禧堂后院。
同贾兰并排走在一起,身后跟着竹芎和金竹,贾荀踱步走在回院子的路上。
穿过荣禧堂正房,一直穿廊往西,出了角门之后,只见一条南北宽的夹道出现在眼前。
在夹道处与贾兰分道扬镳后,贾荀原本带着人准备继续往前走,只是还未走出夹道,就听身后有人喊道:“你是荀哥儿吗?”
听到有人唤自己的名字,贾荀下意识转身看去。
见身后不知何时站了一位五、六岁的男童,身穿豆青色哆罗呢鼠皮袄子,罩一件海龙皮鹰褂,顶束玉带,模样虽瞧着不太端正,但却神采奕奕。
打量着身后的来人,贾荀脑中仔细回想了一下此人的身份,想着这位应该就是那位由二房叔祖父身边姨娘所生的三堂叔——贾环。
想明白了眼前人的身份,贾荀也笑着上前开口作揖见礼道:“三堂叔。”
见他向自己行礼,贾环面上带笑,冲其询问道:“我听姨娘说,你如今和兰哥儿在一处进学。”
贾荀闻言点了点头,回道:“是在一处进学,不知三堂叔今日叫住侄儿是否有事交代?”
“没事,没事。”贾环这几日总听他姨娘说大房的琏二哥专门为儿子花重金请了教书先生。
因着这事儿,赵姨娘也动了心思,想让贾政也给贾环专门请个先生来,这几日一直在贾政那边软磨硬泡。
听到贾荀的回答,贾环大气地冲他摆了摆手,道:“只是今日刚巧碰到,觉得很是面熟,便想着打个招呼。”
听到贾环的话,见其确实无事,贾荀笑着冲其又作了一揖道:“堂叔这里若是无事,那侄子这边就先告退了。”
“行,你先回去吧。”看他很是懂礼,贾环也很好说话,冲他直接点了点头,示意他先离去。
等到贾荀带着人离开后,贾环转了转手中的皮制圆球,面上很是得意。
姨娘还说,嫡出的人都瞧不起自己,他看今日这个大房的小堂侄就很好,见到自己还知道恭敬地冲他行礼问好。
贾环心中满意贾荀对自己的有礼,脸上也是忍不住得意,高兴地转身回到赵姨娘的房中。
这边,与贾环分开后,贾荀带着书童竹芎,穿过那条南北宽的夹道之后,看到三间倒座的抱厦厅,绕过北边立着的一个粉油大影壁,穿过大门,来到王熙凤的院子,看到早已等在院内的王熙凤,贾荀笑着径直跑进院内:“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