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拨人声音对接成功后,后边的汇合虽说也还是费劲,但是终归是能看见希望的前进。
一段时间后,傅则萦和梨幼终于抵达傅梓楠选好的地方。
一到此地,傅则萦就看见傅梓楠已经根据自己的建议挖好七个大差不差的像灶孔的洞了。
同样在一个小高度阶梯的外沿,灶门开在侧面,甚至在对面还挖了个小小的烟囱口。
更让傅则萦惊喜的是,这个地方甚至还有条件挖那种大的窑洞。
误打误撞中,傅梓楠真是选了个非常不错地地方。
也许不一定是误打误撞,是这个小男孩有着下意识的聪慧,沿着傅则萦的那点提议,便自我琢磨出最佳的地势需求来。
傅则萦在心中再次赞扬了自己选择和傅梓楠联合做这件事的决定。
单靠自己,力量不够,思路也不一定足够。
“就你一人在这,储姨娘没和你一起吗?”
傅则萦四周看了下,没见到储姨娘,便问傅梓楠。
“姨娘刚打了一捆柴回来,休息了会儿,又出发去砍柴了,有一段时间了。”
在山上忙活摸索了几天,储姨娘已经学会用藤条捆扎柴禾。
“对啦,茹姨娘和全姨娘她们午间都回去休息了,你们怎么没回?也没见陈姨娘和红姨娘。”梨幼疑惑问道。
“我和姨娘是懒得回去,在哪休息不是休息!这里也可生火堆。”傅梓楠指了指她们三人此刻正围着的火堆。
“至于陈姨娘和红姨娘,听姨娘说,她们打算的是中午不回去,下午早点回去。”
傅则萦心里一琢磨,也了然了两位姨娘的打算,回去,庙里的条件本也就只那样,比起在外边生个火堆,也就多了几面透风的墙挡挡风寒而已。
而且回去,还要多走来回的路。两趟,便要带两趟的柴回去,直接下午回去,便只需要带一次的柴。
“对啦,你来看这。”傅梓楠拉着傅则萦走了几步,“这是姨娘给我们留的柴,今日就是这么多了,她说她也不能一点都不带回去,不然即便两位姨娘没意见,回去也会被大伯母斥骂的。”
傅则萦一看,出乎她意料,堆积了好大一堆柴。茹姨娘看着柔弱,没想到对这件事也是这么上心。这一日,算是辛苦她了。
也许是因为这件事是由她的儿子在忙活的,她也希望自己儿子能在这时候在家中脱颖而出,既能带领家人早日脱离挨饿受冻的日子,也可以加强儿子在家中的分量。
若说以前,或许茹姨娘也不敢如此奢想。
可现在,家中男丁凋零,除了她的儿子外,就剩下萧姨娘的傅梓樟和傅梓梧,丹姨娘的傅梓柳。两个嫡出,大太太的儿子傅梓枫才三岁,四太太的儿子傅梓荣,和傅梓梧一样,都是抱在手上的娃娃。
如此看来,虽说有两个嫡孙,可他们太年幼,那么傅梓楠在傅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傅则萦推测,茹姨娘肯定也是想到了这些,希望儿子在生存的前提下,能抢先在傅家站稳脚跟。
故而在傅梓楠对她提出要求后,她也不呵斥儿子异想天开,小孩子心性。而是非常认真地对待,甚至付出了比之前更多的辛苦去帮助儿子达成心愿。
傅则萦心中并不觉得茹姨娘大胆的奢想可笑,人家也是想通过实在的付出去获取回报,而不是动用那些阴暗的手段。
“你看看我挖的这几个坑洞,和你想象中的一样不?”
傅梓楠其实也很兴奋,每多完成一样,他们就离目标更近一步。
他老早就想和傅则萦分享了,之前想着傅则萦还得明日才来与之会合,他心里就一直抓耳挠腮的。
没想到心想事成,八妹妹竟真的提前回来了,还成功寻到了此处。
傅则萦和梨幼都站起,来来回回,仔仔细细端详了傅梓楠辛苦挖好的七个洞。
“和我设想的差不多,不过毕竟我们也都只是猜想和尝试,本也没见过别人是怎么烧炭的,只能说摸着石头过河,我们边做边完善吧。”傅则萦说。
傅梓楠跃跃欲试:“要不我们也不等明日了,今日时辰尚早,要不我们现在就开始试两个?”
傅则萦也是性子急的人,即便心中明白不宜操之过急,而且也大概知道烧炭需要时间,可她心中也不免想立即去做,不然之前也不会什么准备都没有就携梨幼上山。
“那我们先找两个小的坑洞试一试?”傅则萦这样回应傅梓楠。
“嗯!”
能立即动手,傅梓楠就觉得非常满足了,一点不在乎是用大的坑。
“为什么是两个啊?”梨幼不懂就问。
“两个可以做对照。”傅梓楠答疑解惑。
“可是为什么要对照呢?”梨幼接着问。
“因为我们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做,只能一点一点去试。再次尝试的过程中选出最佳方案。”傅则萦回答道。
“譬如放多少柴?柴烧到什么情况再与外界之气隔绝?等等,都需要对照着试出来!”傅梓楠补充道。
梨幼煞有介事地点点头。
三人说干就干。
她们正准备开干,傅梓楠猛一拍额头:“糟了,这柴这么长,怎么能放进洞里哦?”
“是啊,柴刀也不在这里。”梨幼补刀。
傅则萦泄气。
“只能等姨娘回来了?”傅梓楠沮丧地坐下。
“也不知道要等多久?”梨幼说道。
傅则萦则是无言地望着火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