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插曲过后没多久,渐渐也都被忘到身后,再没几个人记得。
起初的一段时间,芮嘉仍旧是腆着脸每天去初三一班上晚自习。
但临近中考,初三年级几乎人人都忙得焦头烂额,班里气氛愈加压抑起来,催得人心惶惶。
最后,芮嘉实在受不了,抱着书包滚回了自己班。
这年夏天不知怎么回事,总是接二连三地下雨,有时稀稀落落地下上好几天都不见晴;有时又是瓢泼大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像这虚无缥缈的时间。
段宋中考正常发挥,顺利升入栾城一中的重点班。
芮嘉本想跟之前一样,每日在校门口等着接人,却没想到段宋直接选了住宿。
除去周末偶尔出去做个家教,芮嘉才能见上一面外,其他时间段宋都待在学校里。
连家也几乎没回过几次。
而且好不容易等到放寒暑假,一中却总是克扣假期时常,重点班尤甚,能放个十天都算是好的。
也正因此,芮嘉愈加觉得这两年间,两人的关系淡了不少。
甚至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了隔阂,渐渐地,偶尔见面时,之前许多稀松平常的话,也开始变得有些难以说出口了。
他甚至想过,周末或者什么时候到学校去看段宋,但碍于学校的规定,终究还是一次也没能实施。
到了高三,段宋却是连周末的家教也全辞了。
但好在,这一年他也成功追到了一中。
跟舅妈商量住校的时候,她本是强烈反对的态度,来来回回反复劝了芮嘉好几次,但最后见仍然拗不过,跟他爸妈联系完,才终于妥协。
“本来想着高中要累得多,想好好给你养养身体的,”松口那天,她无奈地坐在沙发上。
视野里,男孩懒洋洋地倚在客厅窗边,微屈着双腿,手指正飞快地在手机上打字,闻言笑着看向她。
“舅妈,你放心,我已经长大了,在学校可以照顾好自己的,”芮嘉说着,随意地朝她晃晃手机。
“再说了,还有段宋呢,我俩一起肯定没什么事的。”
听罢,她无奈地叹出一口气,“行吧,记得照顾好自己,周末记得回家,舅妈给你做好吃的。”
“嗯!”芮嘉立马站直身子,眼底闪过一丝晶亮。
开学那天,舅舅专门赶回来帮他把床褥什么的搬到学校,都整顿好之后,他们才终于舍得离开学校。
“哥,你是怎么说服他们把我们调到一个宿舍的啊?”
宿舍里,芮嘉拖来一个凳子,坐到室中央的桌子旁,掌心托着腮,好奇地问他。
段宋站在旁边,本来正往书包里塞书,闻言抬眸看向他。
临近中午,窗外阳光炙热刺眼,说话的人完全浸入透进来的光里,背着光,但离得近还是能看到那双带笑的眸子。
成长,说起来复杂漫长,但又常常只是弹指一挥间,往往还在恍然还未回神之时,以前的所有人和事就早已变了样。
就比如眼前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窜了个儿,五官出落得越发立体成熟,声音也变得愈加清透明亮。
之前的稚气已经脱得差不多。
但唯有一点变化,算是这一系列中最大是——这人从突然的某一天,忽然开始只叫他“哥”,再也没叫过“哥哥”。
“你在发什么愣?”见他不答话,芮嘉伸手在他眼前来回晃了晃。
段宋随即收回思绪,面上平静地没有什么表情。
“什么?”他下意识地问道。
芮嘉抽回手,无奈又重复一遍,“你怎么回事啊,就是问你是怎么说服他们给你换宿舍的。”
听罢,段宋眉心几不可察地跳了下,他动动嘴唇刚要说什么,宿舍门忽然吱呀一声被打开。
“你们,好。”
这间宿舍本是四人一间,两个上下床,但目前差一个人没住满,进门的正是第三位室友。
闻言,两人循声望过去,只见这人穿着校服短袖,不知道干了什么额头满是汗珠,有几缕头发狼狈地粘在上面。
或许是察觉到自己的模样,男孩随意抓了抓头发。
“你好啊,”芮嘉笑着站起来,走到那人面前,礼貌地伸出手,“我叫芮嘉,高一重点班的,你呢?”
“我……叫郑梓茂”说着,男孩有些惶恐地低头瞥了眼自己的手,愣了愣神,才又吞吞吐吐开口,“我的手有点脏。”
芮嘉看出他的难为情,为了让他不这么难堪,笑着主动握住他的手。
“没关系的,”芮嘉脸上洋溢着明媚的笑,“很高兴认识你,郑梓茂。”
完全没注意到身后某人眼底闪过的一丝异样。
见状,郑梓茂嘴角也扯出一抹笑,讪讪地低声回应,“你好……”
“哦,对,”芮嘉抽出手,回头指向段宋,接着跟他介绍,“这是高三重点班的段宋。”
郑梓茂随即顺着他指的方向望过去,只见那人一脸严肃,倚着床边的铁阶梯,意味不明地看着他们。
他只觉浑身打了个寒颤,但还是硬着头皮轻轻点点头,“你,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