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难哄小说网 > 女状师(探案) > 第12章 第十二章

第12章 第十二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案子之所以在京城轰动一时,便是因为,其中大有蹊跷。

或许也正是因为传言中所谓的“真相”站不住脚,是以很快又销声匿迹,仿佛只是个说书先生杜撰出来的那种荒诞至极、半点不可信的鬼故事。

毕竟从头到尾,大伙儿也并没有亲眼见着谁因此丧了命,甚至所谓的失踪之人,亦没有谁是京城人氏,所以子虚乌有一词很快就和此事挂上了钩。

于是众人谓之,流言。

若要谈及这个案子是如何进入大众之视野,还得从今岁伊始,京城东西两处福泽院说起。

大胤国祚已三百余年,近些年虽有风雨,却仍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之景。

但亦不可避免会出现些孤苦无依、穷困潦倒之人。

无处可去之后,便成了那流落街头的乞丐。

朝廷施仁政,黎民享轻赋税薄徭役,无家可归之人或多或少也会受到恩泽。

京城东西两处福泽院便是收容这些风餐露宿者之地。

每逢新岁,朝廷都会命专人送去米面肉食,乞儿此时亦可饱餐一顿,若是运气好,还有新衣可穿。

乞丐为了日子好过些,平日里也会上街乞讨,但新年之际是绝不会出来受冻的,更加不会在冰天雪地之时傻乎乎地待在屋舍外的树丛之下。

可偏偏,就是有这样不知严寒的人。

更为蹊跷的是,这些人只聚集在东边的福泽院。

京城共两处福泽院,一东一西。

唯一的区别便是同城门的距离远近。

如若人从京城而入,西边那一处福泽院得走两个时辰不止,算是较为偏僻之地。

可若是要去东边的,只需一两炷香的脚程。

这样的景象算得上是古怪,如何不会惹来异样的目光,是以很快便被其他人察觉了。

不知怎的,消息亦传到了东宫。

箫沉舟遂立即命人前去调查。

被太子选去办差的怎可能会差,他们动作很快,不到一日功夫,结果便已呈上案前。

从外地来,需路引方可入京,京城的乞儿,身上自然不会有这种东西。可这一拨不知躲避风霜雨雪,时而躺倒在外面的人,十之六七都有三原县的路引。

也就是说——

东边福泽院外头这些举止怪异的人,是从三原县而来。

东宫派去调查的人也算仔细,他们发现这几十人并不是随意散作一团,而是三三两两倚靠在一起。

又试着观察这些人的面容,发现依偎在一处的,面容确实有些相似,就连说话方式、某些行为习惯也极为相近。

一家人。

只有这个理由才能解释。

可惜的是,他们大都神志不清,就连问话,有时也得重复好几遍。

不过好在也有几个勉强能说清楚话的。

可即便如此,他们仍是双目无神,甚至说话都是断断续续的。

“孩子......我家是有孩子的......”

“人不见了......”

“他们都在骗我......”

下属将零零散散的话语拼凑在一起,又多番询问,才终于得出一个堪堪符合他们情状的论断。

家中有人失踪了。

可按理说,若是家里人消失不见了,他们又是三原县来的,第一时间该是去上报地方衙门,就是找不到人,也该去寻那西安府衙。

来京城,又是为了哪般?

几个下属思索过后,心中皆是一沉,除非——

试过了,但皆是无果。

箫沉舟看着手里的信笺,略一斟酌,又让十来个人去了三原县一趟。

能说得出名姓之人皆已记录在册,大可顺着这一条线索将这几户人家挨个走一遍。

可令众人没想到的,更为惊悚的居然还在后头。

通过户籍、画像和当地百姓之口,顺利查到了一些人的居所位置,可当他们要去寻找那些人口中的失踪之人时,却被告知,这一处没有这个人。

没有?

没有。

这个人不曾存在过。

十来人是分开查案的,但无论是哪一队人,最终得到的都是一样的结果。

会合后众人互通消息时,皆是一惊,难道是京城那些“痴傻之人”在满口胡诹?

还是说,这个所谓的失踪案是有人在背后指使,为的就是引起骚动,祸乱京城?

侍卫扮作游商和随行护卫小厮,用的名号虽不是太子的人,但也不至于没有法子找官府核实。

可人去了当地官府一趟,还是没有新发现。

确实没有这么一个人。

调查就此陷入困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