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三年
乾清宫
"臣妾与皇上此生不复相见!" 这句表明绝情的话语,如同一道无形的雷霆,在康熙心房内狠狠劈下,引发了震耳欲聋的回声。他梦中的惨叫与现实世界的安静形成鲜明对比,那宏大的宫殿内,没有比这更加刺耳的寂静。康熙从梦魇中突兀地惊醒,那刻骨的孤独快速蔓延,如同细蛛网一样将他紧紧包裹。
四下里的空旷让这份孑然一身愈发彰显,冷月的银光穿透格子窗,洒下斑驳陆离的影子,如冰霜一般触及他的肌肤。
康熙悄无声息地坐起身来,颤抖着,胸腔中仿佛有怒潮翻涌,那是激烈的情绪——悲痛、后悔、不安——无一不在夜幕下的静寂中被放大。皇宫之中的午夜,似乎为那些不可言说的秘密保留了场地,就连破晓前的空气似乎都被凝固,注满了康熙心中无法向人倾诉的深沉。
他的目光穿透黑暗,落在宫殿的一角,那里存放着一幅已经泛黄的画卷。画中木槿花,落花,不愿盛开,不愿凋零,仿佛凝固在了最美好的瞬间。这幅画曾是他与她共同欣赏过的,如今却成了往事的见证。木槿花的娇艳与脆弱,仿佛映照着人生的无常,也折射出帝王家难以言说的情感。
康熙轻轻叹息,回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些曾经的欢笑、温情和期许,此刻都化作无声的责问,让他内心翻涌不已。木槿花短暂的绽放,是否也暗示着人世间情感的脆弱?帝王的权力虽然至高无上,却无法左右人心,更无法挽留逝去的时光。
“皇上?”梁九功的声音漂浮而来,打破了深宫的寂静,却未能荡平康熙心中的涟漪。忠心的太监站在帘外,声音中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关切。
康熙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内心的波澜。他艰难地平稳心绪,“什么时辰了?”声调平和,却透出一种摄人心魄的威严。这声音中蕴含着帝王的威仪,却也藏着一个人类最本真的脆弱。
“回皇上,已是子时二刻。”梁九功恭敬地回答,声音低沉而谨慎。
康熙微微点头,虽然梁九功看不见。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被褥,仿佛在寻找某种安慰。“取那幅画来。”他轻声说,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怀念。
梁九功会意,轻手轻脚地取来那幅泛黄的画卷。康熙接过画卷,在微弱的烛光下细细端详。画中的木槿花似乎在夜色中微微颤动,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深藏的秘密。
康熙的指尖轻轻抚过画面,仿佛在触摸往事的余温。他知道,作为皇帝,他必须以坚毅和智慧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但此刻,在这个寂静的深夜,他允许自己暂时卸下帝王的面具,成为一个普通的人,一个怀念过往、承受巨大压力的凡人。
“梁九功,”康熙突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沉重,“你说,人生如木槿,朝荣夕落,我们是否也只是昙花一现?”
梁九功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这个充满哲思的问题。片刻后,他小心翼翼地说:“皇上乃万民之主,江山社稷之根本,岂能与昙花相比?”
康熙轻笑一声,却不再多言。他将画卷小心地放回原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远处,天际已有一丝微光,预示着黎明的到来。新的一天,新的挑战,新的决定。作为一国之君,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和理智。但此刻,他允许自己再多留恋一会儿这个属于自己的静谧时刻,思考着生命、权力与情感的永恒命题。
---
慈宁宫
皇贵妃佟佳氏眼含泪光,面色憔悴地向太皇太后表达心声:"臣妾身体羸弱,丧女之痛令人欲绝,身心俱疲。望皇祖母慈悲,容臣妾之妹入宫,以分担臣妾照料皇上的重担。" 她的声音低沉,哀伤而充满哀求,尽显一位母亲失去爱子的悲切与无望。
皇贵妃虽然悲痛,但一直保持着她的端庄与威仪,她的脸上写满了忍耐与劳顿,但她仍旧力图保持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尊贵。
太皇太后听着眼前这位孙媳妇的请求,正欲开口,但话音尚未落下,便被外面欢快的孩童们的叫好声给打扰了。八阿哥、七阿哥和五阿哥兴冲冲地跑了进来,孩童们的笑声和喊声让沉重的气氛为之一松。
"太阿姆,太阿姆!"八阿哥高声喊着,活泼的脚步不由分说地闯入大人们的对话。
"小八不要急。"七阿哥脸上带着微笑,温柔地提醒着。
"八弟你慢点!"五阿哥面露关切,紧紧跟在两位弟弟的身后,不让他们闯祸。
而甜美的童言不时飘然而入:“九弟真是可爱极了,像个小布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