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仁宫这片锦绣繁华的庭院里,佟佳月轻柔地倚坐在一张长椅上,其上雕刻了细腻丰富的花鸟图饰。她那悠闲的姿态,宛如静湖中轻盈摇曳的睡莲,透出一股宁谧与高贵的风韵。微风拂过,树影随之翩翩起舞,阳光透过缝隙洒下恣意斑驳,铺洒在她周身,形成一片和煦的光影交错。这样的景致,仿佛将整个园林都包裹在一层温柔而恬淡的韵致之中,为这个午后增添了几许诗意般的宁静。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这诵读声在宫女沐心的唇间飘散开来,像是空中飘落的梨花,轻盈却又令人扼腕。佟佳月轻轻地眨了眨眼眸,若有所思,沉醉于这首词汇聚的情意与哀愁。
“唐婉真是个重情谊的女子,可惜却毁于世俗的风雨。”沐心忍不住叹息,语气中充满了对这不幸命运之人的同情与哀怜,娇声惋惜如泣如诉。
佟佳月轻轻一笑,那笑容中夹杂着复杂的情绪,是对唐婉那般才情和情感的敬佩,同时也是对她结局的悲叹。她缓缓开口,声音饱含深情:“情深不寿,聪明莫过情。唐婉浓墨重彩地绘出了人间爱恨离合的剪影,让人悲从中来,却又不胜回味。古往今来,多少才子佳人,皆成过客,唯有这文字,留得青史长存。”
于是秋风悲画扇,时光如水,一段感怀就这样在青砖黛瓦的古宫中,与琼楼玉宇一齐,悄然沉淀。沐心微微仰头望向佟佳月,眼中有着探究和敬意,而佟佳月,则是继续沉浸在这古老词句构筑的意境之中,无声地和这庭院里的花、风、阳光,还有那些词里流转的情感,缠绵地构成了一幅韶华不再的画卷。
破坏这份宁静的,是晚心慌乱的脚步声和她提高的音量。“娘娘不好了,”晚心气喘吁吁地赶来,惊慌失措。
佟佳月微微皱眉,优雅之态仍不失礼仪,“没规矩,定神后再汇报。”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晚心急促地说,“娘娘,八阿哥出事了。”
佟佳月的心立刻揪了起来,“禩儿怎么了?”询问中她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晚心匆忙地解释了事情的原委:“今天下午,诸位阿哥前往箭亭进行骑术训练,太子亦在场,并提出亲自指导弟弟们。然而,意外发生了——太子的马忽然失控,将太子抛落并踏伤。事后检查发现,太子的马鞍下藏有针刺,且有目击者称,八阿哥曾独自一人去过马厩,并且在太子的马边逗留。"
“岂有此理!禩儿不过才五岁,哪会有这心机害人?”佟佳月愤然起身,“他现在在哪?”
“八阿哥现在被带到了毓庆宫。”晚心忙不迭地回答。
“走!”佟佳月一边说着,一边迅速拾起裙摆,决心赴毓庆宫营救八阿哥。在宫斗的波诡云谲之中,幼小的禩儿何其无辜,她必须尽快揭开这阴谋。
---
疾步穿梭于紫禁城内曲径通幽、错综复杂的廊道,佟佳月俨如两束急迫的风,终至毓庆宫那巍峨的外围。宫墙高立,门楣之上金光烁烁,赫然的威严让人生畏。而今,此等厚重的宫门对佟佳月而言似乎愈加压抑,每踏前一步,她的心中便沉积一层难以名状的沉重。
宫廷内的重厚气氛更似一块无形的巨石,盘踞在毓庆宫中每一个角落,令人窒息。宫外,宫女和太监齐齐跪地,一片肃静之中透露着审判前的紧张气氛。宫内,太后端坐其位,康熙皇帝沉着面容,皇贵妃与一旁威严的裕亲王各据一方,在他们面前,几位小阿哥跪着,恭顺而严肃,就像小小的林间鸟雀面对惊涛骇浪时的无助。
尚未有人宣布佟佳月的到来,便听见裕亲王激昂的声音在宫中回响,他正义慷慨,辩驳满腔愤怒,“此事尚无定论,何来轻易对八阿哥的指控?本王要求彻查此案,查明事发当刻的真相,明辨八阿哥的清白。”裕亲王的话语铮铮有力,显露出的不仅是对侄儿的庇护,更有维护皇室尊严与公道正义的坚定决心。
然而皇贵妃显然与他意见相左,她含蓄而冷静地提出异议,”裕亲王言之过急。事已至此,证据确凿,八阿哥确曾接触过太子身边的马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