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叙走后,蒋时微每天都收到花。有时只有花,有时附送首饰或迪士尼小玩偶。
达菲家族来了新朋友,是只夏威夷绿色小海龟。每出一款新挂件或毛绒,时微总会第一时间收到。
她的书包上渐渐挂满小海龟,走起路来一晃一荡。
裴叙记得她很久之前逛私展看上的画,特意参加拍卖,买了回来。
时微把画挂在楼梯墙面,上下楼都能看到。
某天米娅来家里做客,看到这幅画,惊讶得捂住嘴,半天过去才说:“天啊,原来是你买走了它?”
时微说:“我哥买的。”
米娅打开拍卖行的页面,指着那一串数字:“当时所有人都觉得买主疯了。”
时微瞥一眼成交价,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也许我该把它放回保险柜,”时微严肃地说,“裴叙疯了。”
实习快结束时,天气转冷。
蒋时微接到一封感谢信,来自她钦慕已久的经济学教授。教授去年在网上公开征寻一本已绝版的旧书,悬赏挂了很久都没人联系他。
感谢信中提到,“你跑遍整座城市的二手书店和古董商行”“感谢你无私的付出”“作为回报我将为你写一封YPP推荐信”。
时微有点懵,再三确认感谢对象是自己的名字,没有出错。
可她并没找到教授想要的书,更没有寄出过。
唯一真正和她有联系的,是她确实提交过世界银行实习申请,也确实需要一封推荐信。
知道这件事的人只有裴叙。
一瞬间,蒋时微心跳加速,捧着感谢信慢慢坐下,反复阅读一遍又一遍。
最后,她拨通越洋电话,在裴叙接起的那一刻才后知后觉,现在是西八区深夜两点。
时微第一反应是挂电话,这么晚了,裴叙怎么还没睡?
但裴叙先开口说话:“微微,怎么了?”
蒋时微稳住过快的心跳,平静问:“哥哥,是你给Wilson教授寄旧书吗?”
裴叙:“是啊,在书店街随便一找就找到了。”
时微:“……我找了快一年呢。”
裴叙温声笑着:“那可能,我和这本书比较有缘?”
“其实不用那么费劲,就算找不到书,我也有别的办法要推荐信,或者换别的实习。”
“那可不行,“这项目落地华盛顿,你要是申请成功,大概率要到美国来。”
停顿片刻,他话里的笑意更为明显:“我有私心的,我希望你来。”
时微沉默,裴叙忽然慌了,小心翼翼问:“时微,你来吗?如果有别的计划,我也可以帮你。”
说完这句,裴叙心急如焚地等待回应。可能只是过了三秒,他觉得自己等待了三年那么久。
蒋时微说:“哥哥,我明年来。”
悲喜转换不过刹那,裴叙欣喜若狂,像得到天赐的珍贵礼物,心跳失速很久,才敢相信这句话是真的。
-
十月开学,Chloe闷闷不乐。
时微问她怎么了,她说Eden的毕业旅行持续一年,也就是说,等他回来读研的时候,她就快毕业了。
“早知道我选四年制,”Chloe托着下巴说,“时间好快啊。”
时微安慰:“你也可以攻读硕士学位。”
Chloe哀嚎着:“放过我吧,上学占据了我人生的大部分时间!”
时微心情也不太好,没力气继续安慰,沉默了。
Chloe问:“你想读研吗?”
“我不知道,”时微说,“但我喜欢探索,就算要读也会换学校。”
Chloe有些幽怨:“好吧,即使是Eden也不能让你停留。”
蒋时微垂眸,默念一句抱歉。
这年秋天,那位去哪都前呼后拥的棕发青年没出现。
蒋时微加入一个跨学科研究项目,导师时常提起往届优秀学生,夸赞他们的贡献。其中,最频繁提到的名字是Eden。
时微打开项目文件夹,看见Eden入学前两年撰写的研究报告。
同学们就这些报告展开讨论,向教授提问,头发发白的老教授笑眯眯反问:“有人能解答这个问题吗?”
时微说:“我想尝试。”
在教授赞许的目光中,她把研究思路娓娓道来。
没人知道,Eden写的所有报告和论文,蒋时微都是第一个读者。
提交终版研究报告那天,蒋时微坐在讨论室,听着同学的恭维声。
直到一个女生说:“各位,没人觉得时微和Eden的学术风格很相似吗?”
“噢,我们是同一位导师带出来的,相似也不奇怪。”
“不不,我们所有人和Eden都不像,比如这个解释法……”
“似乎是的,他们格外相似。”
所有人转头看向蒋时微。眼看将要陷入学术不端的怀疑,蒋时微脸颊发热,勉强镇定说:“事实上,Eden的报告被我修改过,我的意思是,我提出过修改建议。”
同学很惊讶:“真的?那时你还只是一个高中生呢!”
“是的,”时微无奈承认,“那时他是我男友。”
“天哪!”
“难以置信!”
“这是作弊,亲爱的,你靠着对Eden的了解获得导师的赞赏!”
“不能这么说,那是Eden和时微共同的成果,不是吗?”
时微若坐针毡:“抱歉,我只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明这件事。但你们可以确信,这次的报告是我独立研究的成果。”
坐在她旁边的两位同学赶忙安慰:“我们只是开玩笑。”
其他人附和:“我们当然相信你!你可真是个天才,天才高中生。”
时微被夸得无地自容,没待多久就找借口先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