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太子口中被赵景看重的人,此时却和他最初的老上级柳大人一起,站在工部代尚书的办公房里,将一叠厚厚的资料交给郑大人。
这是齐王府改建完毕后的工程报告。郑大人粗略地看了一下,立刻震惊地看向了柳昇,“这花费怎如此之少?确实是按规制来的?”
柳昇恭敬地行了一礼:“请大人亲自前往验收。”
郑大人心情有些激荡,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要是真的,那可是一件大好事。
郑大人带了各工艺项目的大师傅前往齐王府验收,发现工程质量和呈现的效果都非常好,甚至远超了预期!
郑大人立刻把柳昇和沈泽叫进办公房开始了详谈。
柳昇也不废话,直接把三本对比账册和一本工程流程化与财务管理制度一起交给了郑大人,然后将前因后果详细解释了一遍。
郑大人看完东西,沉默了好半晌。
他本来还以为就是这一个工程改建节省有功,算是一个小功劳。没想到竟然还牵扯到了工程靡费与贪污,甚至上升到了朝廷制度管理的层面。
这山芋还真有些烫手啊。
郑大人深吸一口气,指着沈泽问柳昇,“你说,这都是蕴章弄出来的?”
柳昇毫不犹豫地点头。
郑大人为沈泽的才敢惊叹,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后生可畏啊,你也真真是胆大包天。”
沈泽有些腼腆地笑了笑,“也是大人您的看重给了下官底气和勇气。”
他和柳昇么,确实势单力薄,容易兜头就人被灭了。郑大人就不一样了,不仅自己强悍,家族和亲眷都根深叶茂,血条丰厚,完全有能力应对既得利益者被侵犯利益后汹涌而来的反扑。
郑大人忍不住笑骂道:“先滚滚滚,本大人好好思量思量。”
郑大人不擅长管实际事物,但擅长用人,郑家的智囊团们将东西一分析,立刻分解出了能适用到朝廷各部的表格与记账方式,还总结出了好多条新的财务管理方案。这显然会动到很大一部分人的蛋糕。
这些东西在郑大人的案头摆了三天。
三天的反复推敲和思考利益得失,郑大人头发都白了好些,终于一咬牙,求见了天狩帝。
生性抠门的天狩帝见此简直如获至宝啊,虽然在好大儿的劝诫下,天狩帝忍着巨大的心痛在大淮朝实行了高薪养廉的政策,但大臣们都不是傻子,只能努力工作让皇帝陛下觉得养着他们物超所值,才会给他们好脸。至于除了努力工作还能给皇帝省钱的,那简直就是他的好baby啊!
郑大人显然是赌对了,天狩帝很快就下了旨意,将他头上的“代”字取消了,正式欢迎他进入了尚书俱乐部。
郑大人因此成为了用时最短的,从代尚书到尚书的官员,让他整个家族都因此与有荣焉。
此后,在天狩帝下令,天子殿下亲自组织的轰轰烈烈的大培训开始了,先是组织各部门高级官员学习,让他们回去传达给下属,同时制定了奖励政策,鼓励各部门根据自己部门的实际,提交优化方案,并且进行评选,选出方案最优秀的前三甲进行奖励。
这种模式下,朝堂大佬们甚至都没时间算自家的得失,都争先恐后地撸袖子上了,召集门下人才们开始夜以继日、殚精竭虑地进行头脑风暴,让等待着狂风暴雨却始终没来的郑大人擦了擦头上的汗,诚心诚意地朝皇宫拜了一拜,说了一句“皇上圣明。”
赏赐也很快下来了,柳昇升任将作监少兼,从四品,成功跨越了五品这一道关卡,况且能在秦大人手下做事,柳昇也是颇为满意的。
至于沈泽,鉴于他观政进士的身份,这些都能写入他的履历的,到正式派官的时候,必定会起大作用的。至少大淮最顶层的一些大佬们,已经将这个年轻人看进了眼里。
就连天狩帝,都招来了大儿一阵蛐蛐,“老大啊,你说让这沈泽来替我管理内府如何?”
问就是皇帝家也没有余粮啊,孩子们要养,老婆们要管,宫里还要这里修修那里补补的,哪哪都要钱啊。
太子有些好笑地看了天狩帝一眼,“爹,这沈泽是儿子要用的,管理你那内府,大材小用了。”
天狩帝私下跟孩子们相处时并不拘泥身份,也从不称孤道寡,所以在孩子们心里,他虽是帝王,却更是一个父亲。
天狩帝惊讶:“哟,这么能干呢?”他大儿的眼光可高了,难得听他夸奖一个人才的,还只是个年轻的观政进士。
太子笑着递过去一沓文稿,“这还是小七挖掘的人才,连他师叔都看上了,是小七正儿八经的师弟了,您再看看他写的工部月报。”
天狩帝接过很不喜欢文绉绉的东西,平常除了处理政务,看到都要躲的那种,但大儿给他的必须是例外啊。
不过这次他却很快看入了神,看完后就是一拍大腿,“这他娘的是个人才啊,月报写得老子都能看得下去。”
天狩帝想看到过的其他部门的汇报折子,那云遮雾绕的,还不如跟他说说各处都有什么奇闻轶事,写得有趣生动点,也能给他解解闷逗逗乐。
想到这里,天狩帝又开始挖墙脚,“要不还是给我做个侍读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