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那等学堂明日放假了,姨父你就来家里教教他呗。”沈瑶巴不得给他找些事情做,免得他整日缠着自己。
杨继宗显然没想到会这么快就休沐,但沈瑶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再追问什么。
至于招工的工钱如何定。
大伙也商量好了,就还是按照阿瑶之前定下的,每人每月二百文,但若是将兔子养死了,剥皮剥坏了,成品做坏了都得罚钱,自然若做得好,就发奖金。
等大伙把这些事商量的差不多后,黄冬生这才掏出了黄记供销社的账册。
“我今晚有两个好消息要告诉大伙,咱们黄记自开业以来,已经足足挣了近八两银子,是纯利润哦。”
黄冬生说完将这八两银子分了一半给沈瑶。
当初可是说好了,黄记挣了钱,他和表姐对半分。
沈瑶自然也没同他客气,不仅收了分红,还收下了他当初的欠银。
“另外一个好消息是什么?”
苗氏见儿子还要卖关子,忙催促他赶紧说,天色不早了,大伙儿都得回去休息。
只见黄冬生又从怀里掏出两个鼓囊囊的钱袋子送到沈瑶和三位长辈的跟前。
“表姐,这个是任掌柜托我带给你的奶茶分红。”
“大姑母,二姑母,娘,这是三位掌柜给的明年定金,还让我告诉你们,从今日起到初五那日酒楼歇业,就不必再往城里送食材了。”
沈瑶将手中的钱袋子打开,只见里头赫然装着十五两碎银。
任掌柜这奶茶是真没少赚啊。
“大姐,弟妹,那咱们这几日做的食材不如就每家分了吧,过年正好多道菜,明日咱们进城采办年货,你们看可行不?”黄杏这段时日不仅身子好了许多,银子也攒了不少。
“行啊。”黄梅和苗氏各自收紧钱袋子,这一晚上二人的嘴角都没落下去过。
翌日,清晨。
沈青山没去打猎,而是同黄松柏、田中正在山上砍树,收集木头;他们各自的媳妇则是一块随黄冬生进城采买年货。
本来三个男人是要陪着一起去的,好帮着提重物,但却被拒绝了。
一想到他们的媳妇拍着怀里的钱袋子说有钱,用不着他们背年货,会坐牛车归家时,当下的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
有钱是真好,再不用为了一文两文的事情让家里人吃苦受累。
与此同时,杨继宗陪着沈瑶去赵家,商量从今日开始学堂就放假的事情。
赵小福从沈瑶嘴里得知今日开始休沐,先是微微一愣,而后什么都没说就同意了。
至于给学生们布置作业,他也是直接甩手交给杨继宗。
事出反常必有妖。
“小福哥这几日是怎么了?”沈瑶走出赵家后才问向身边的杨继宗。
杨继宗告诉沈瑶,他前几日去问赵里长要路引的时候,正好碰见了郑扶身边的人。
清河崔氏和荥阳郑氏是联姻,两家交好,郑扶来到此地,赵良顺肯定得过去伺候。
沈瑶停住脚步转身掉头,这事小福哥怎么没告诉她,那郑扶岂不是会为难赵家?
“阿瑶,你现在过去只会让赵小福难堪,村里没有人晓得赵里长夫妇的去向。”杨继宗拉住沈瑶的胳膊劝她。
他已经告诉了赵小福如何脱离奴籍,改换门庭的方法,没必要再让沈瑶牵连其中。
况且郑扶也作恶不了多久。
二人将此事按下不提,心思各异的进了学堂,通知两个班的孩子们今日放假,小班的孩子们兴奋的在课堂上大喊大叫。
“那咱们什么时候能再上学呢?”大班的罗墩子倒还有些不乐意放假。
因为他知道明年有好多年长的同学都不会再来学堂读书了,那时候也会有新人加入。
罗墩子这一问,室内瞬间安静下来。
大班的学生们都很聪明,尤其是年长的,他们虽只学了些皮毛,可这点皮毛也够他们走出村,去城里做伙计挣钱了。
“元宵节后,你们若是还愿意来读书,这里随时都欢迎你们。”沈瑶拍了拍手,示意大伙听好她接下来说的话。
整个假期里她不会给大家布置算学作业,但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自己所学,每日能拿出半个时辰练习算学。
学生们齐齐道好。
杨继宗则是给大家布置了练字的作业,当然因为孩子们用的都是沙盘,他不可能时时检查,所以这些作业全凭学生们自觉。
孩子们欢欢喜喜的离开教室,沈瑶只觉得心里有块地方也跟着空了。
“明年还是由你和小福哥教孩子们算筹吧,我那点皮毛根本教不了孩子。”沈瑶将属于自己的沙盘取走。
杨继宗深深的看了她一眼,“为什么?是因为我的缘故吗?”
“当然不是,我只是觉得种地更适合我,你看到那片绿油油的麦田了吗,我能让孩子们吃饱,但不能让他们跃过龙门。”
杨继宗自然能明白沈瑶话里的意思,也颇为震惊,她是想让他带领孩子们改换门庭。
两个人的灵魂在此刻达到了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