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裕公主赔笑道:“劳皇后娘娘记挂,我亦是心中感激。只是宫中规矩森严,我也不便常来打扰。今日能与娘娘相聚,已是我和懿茹的荣幸。”
随后,柳皇后的目光转向金懿茹,眼中满是赞赏:“懿茹,你年纪轻轻,便才华横溢,且容貌出众,当真是难得一见。”
金懿茹闻言,微微低头,脸上泛起一抹红晕:“皇后娘娘谬赞了,懿茹愧不敢当。懿茹的才情不过是偶有所得,比起娘娘和宫中的各位才女,实在相差甚远。”
柳皇后笑着摇摇头:“懿茹何必自谦,你的才华,整个长安城都知晓。我诚心希望你能常常入宫,陪伴我一起赏花品茶,可好?”
金懿茹连忙站起身,恭敬地回答:“承蒙皇后娘娘抬爱,懿茹荣幸之至。若有机会入宫陪伴娘娘,懿茹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娘娘所望。”
柳皇后满意地点点头,目光再次扫过隆裕公主和金懿茹,脸上露出亲切的笑容。
萧峣刚刚还只是猜想,这会儿已经能够确认,姨母柳皇后这是想给自己选一门亲事。他深知姨母的谨慎与周到,明白自己作为军中将领,且又是皇亲国戚,婚姻之事不仅关乎个人幸福,更与朝廷的稳定息息相关。姨母选择名门之家的金懿茹,确实是经过深思熟虑,既不会辱没女方,又能维持自己的体面。
萧峣心中明白,姨母一会儿必定会向他提起这门亲事。好在姨母并没有当着隆裕公主的面说起此事,他赶紧在脑海中快速搜索推辞的理由。
片刻后,隆裕公主母女告辞退下,殿中只剩下柳皇后和萧峣两人。萧峣从内室走出,见柳皇后满面春风还未尽褪,显然对金懿茹的才情和品貌非常满意。
柳皇后见到萧峣,微笑着开口道:“峣儿,你觉得懿茹如何?”
萧峣心知姨母想要提起亲事,但他并不想立即应承,便恭敬地回答道:“懿茹小姐才貌双全,品性温婉,的确是难得的佳人。”
柳皇后见他没有直接拒绝,心中一喜,继续道:“如此佳人,与你正是相配。峣儿,你可有意?”
萧峣心中虽然对金懿茹有着不错的印象,但他也清楚自己现在的身份和责任,不希望因婚姻而束缚了自己。他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姨母,懿茹小姐的确优秀,但我现在心中尚有其他事务牵绊,恐不能立即谈及婚娶之事。”
柳皇后微微一愣,没想到萧峣会如此回答。她略一思索,便明白了萧峣的顾虑,于是道:“峣儿,你心中所虑,我自然明白。但婚姻大事,事关家族兴衰,你也不能一直拖延。懿茹是个好姑娘,错过了可就可惜了。”
萧峣知道姨母是真心为自己着想,但他也有自己的坚持。他恭敬地回答道:“姨母,我明白您的意思。但请容我再考虑些时日,待时机成熟,我自然会给您一个答复。”
柳皇后见萧峣态度坚决,虽心中感到可惜,但深知萧峣的为人,也就不再强求。她点了点头,转而好奇地问道:“那你是不是有喜欢的姑娘了?”
萧峣被柳皇后这么一问,一时语塞。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兰翎的身影——那个面若冠玉,清隽沉稳的医士。他心中一惊,怎么会想到兰翎?他们之间的交集并不多,但每次相见,兰翎的沉稳和淡定都让他印象深刻。
然而,萧峣知道,这样的想法也太无羁了,他赶紧摇了摇头,试图驱散心中的杂念。他回答道:“姨母,我……我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意中人。”
柳皇后见状,心下了然,微笑着道:“不急,你慢慢找。若是有看中的姑娘,不妨告诉姨母,姨母可以帮你参谋参谋。”
他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保持冷静和理智,诚恳又委婉地回答道:“姨母,我目前确实还未有婚娶的打算。我希望能够多为大绥效力,待时机成熟再考虑个人之事。”
柳皇后听了他的回答,微微点了点头,似乎对他的回答并不感到意外。她继续说道:“峣儿,你身为朝廷官员,又是我的外甥,婚姻之事自当慎重。但你也应该明白,有时候为了大局,个人之情也是需要暂时放下的。”
萧峣知道姨母这是在提醒他,但他还是决定坚持自己的原则。他恭敬地回答道:“姨母教诲的是。但我希望能够在为国效力的同时,也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共度一生。”
柳皇后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似乎对他的回答感到有些意外,但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她知道萧峣是一个有主见的年轻人,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决定。她只希望他能够明白自己的苦心,能够为了大局做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