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难哄小说网 > 奔袭 > 第36章 第三十五章

第36章 第三十五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挥挥手,示意士兵们不必多礼,随后踏着沉稳而有力的步伐,开始了对营地的全面巡查。柳枫的目光如炬,扫过每一处设施,每一个岗位,对每一个细节都严加审视。他知道,战争的胜利不仅仅取决于勇猛的士兵和无畏的冲锋,更在于平时每一寸土地的守护,每一份物资的筹备,以及每一个环节的严密把控。

月光透过营帐顶部的缝隙洒落下来,银白的清辉映照在柳枫坚毅的面庞上,添了几分庄重与神秘。他驻足在地图前,脑海中飞速地掠过战术布局,思索着如何凭借这一万精兵,撕开匈奴在西域的驻防,以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萧峣站在柳枫身后,知道舅舅有话要同自己讲。他静静地等待着,心中充满了敬畏和期待。

舅甥两人沉默了片刻,萧峣上前一步,打破了沉寂。他指着地图上的河西走廊一带,对柳枫说道:“大将军请看,我预备......”然而,他的话还未说完,就柳枫打断了。

“军事部署不宜提前公开。”柳枫转身看着萧峣,继续说道:“记住,今后在军中也需如此。”他的话语坚定而有力,让萧峣不禁点了点头。

萧峣明白,舅舅这是在提醒他,作为将领,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和保密意识。在军中,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关乎到整个战役的胜负。因此,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观察力,以确保战役的顺利进行。

柳枫大将军刚才在营区里巡视了一圈,特别留意了那一万精兵的阵容。他发现这支队伍中,大部分都是曾经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士,他们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按照萧峣的请求,这次集结的部队中,特意安排了较多的匈奴降兵,这是考虑到他们在熟悉地形和马术方面的优势,希望能在新一轮的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而那八百曾与萧峣并肩作战、犹如钢铁长城般坚不可摧的精骑,也赫然在列,他们如同银色的闪电,在战场上势必再次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柳枫深知这场战役的重要性,因此特地嘱咐萧峣,尽管队伍强大,但仍需保持冷静,遵循战术纪律,不可因一时冲动而贸然进攻,过分追求功绩。在作战过程中,务必要把握进退的时机,审时度势,灵活应变。

萧峣听后,脸上流露出坚定而肃穆的神情,他向柳枫保证:“是,大将军!末将谨遵您的教诲,定当以大局为重,指挥若定,不负您的期望。”

柳枫说完,并未立即离开。

“舅父可还有事需要嘱咐峣儿?”萧峣关切地问道。

柳枫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兰,然后开口说道:“在军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是历代将领们共同遵守的,但我一直未曾向你详细解释过。”

萧峣凝视着柳枫,等待着下文。

“出征前,给你母亲写一封信吧。”柳枫的声音充满了深深的情感和关怀,“虽然你母亲表面上坚强,但她的心中其实比任何人都更加牵挂你。给她留一封信吧,告诉她你的决心、你的信念,以及你对未来的期待。这样,她就可以安心许多,不用太挂心你在战场上的安危。”

柳枫,这位历经过数次激烈战火侵染的将军,他回想起自己数次踏足生死边缘的战场经历,每一次都是与死神擦肩而过,但在这漫长岁月的磨砺下,他从未将自己生命的价值看得过于重要。在他心中,为国尽忠、为民族安危而战,是每一个热血男儿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在他的观念里,个人的生死若能和国家安定、民族振兴的大业紧密相连,甚至为了守护这片土地和同胞而英勇献身,那才是大丈夫应有的气节和本色。

然而,当面对自己一手带大的外甥时,柳枫的心情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可以无情地面对敌人的锋刃,可以在炮火连天中果敢决断,但在这个年轻生命的成长道路上,他却无论如何都做不到那种铁石心肠。外甥是他看着长大的,他们之间的亲情超越了血缘,更深一层的是那种共同经历风雨、一同面对生活挑战的情感纽带。

萧峣听完柳枫的话,瞬间明白了。

将士出征前,往往会提前撰写好遗书,妥善安排好家中重要的家人和朋友的生活食邑,并将自己最珍贵的物品留给那个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人。

这一举动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深远的寓意。首先,预先安排好后事,能够让将士们在战场上全无后顾之忧,从而能够更加专心致志、毫无保留地投身于战斗之中,因为他们知道,无论战事如何艰难,家中的一切都将得以妥善照料。其次,假如不幸在战场上遭遇意外,这种提前的安排也能让家人有备无患,有一个心理准备的过程,并且能够得到实质性的帮助与慰藉,这对于承受着沉重思念和担忧的家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情感上的慰藉和心灵的支撑。

夜灯下,萧峣把两封信分别装好,信封上的字迹苍劲有力,尽显气势磅礴之感,令人感受到笔者的坚定与执着。随后,他抬起手来,从颈间取下一枚墨玉雕琢的弯弓饰物,这是他儿时便带在身上的。他轻轻地将它放进其中一封信里,仿佛连同自己的心意一并封存起来。

第一次为全军之首,萧峣的内心充满了豪情壮志和无尽的决心。他深知此次出征西域的重要性,这不仅关乎国家的命运,更是他证明自己能力的绝佳机会。

于是,他放出风声,声称此次将兵出定襄,意图麻痹敌人。

然而,在率部离开长安之后,萧峣并没有按照先前所说的计划行事。为了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他果断下令,全军加速,直奔陇西。

为了更准确地掌握敌人的情况,萧峣还派出一支精干的斥候小队,先行探查焉支山附近匈奴驻军情况。

当全军刚刚离开陇西,萧峣便下达了第二道军令:“全军将士听令,即刻起,留存辎重物资由专人妥善看护,万骑绥军部队务必迅速完成装备调整,轻装上阵,以最大限度提升机动性和作战效能。此次行动,我军目标明确且直指匈奴左翼腹地的战略要地——焉支山。”

一系列命令犹如连绵不断的战鼓,激起了军中每一位将士内心的豪情壮志与必胜信念。

他们深知,焉支山不仅地理位置险要,更是匈奴部落联盟的重要军事基地和后勤补给中心,拿下焉支山,就如同在匈奴人的心脏地带嵌入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对于切断其战略纵深、瓦解其战线布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军令颁布之后,全军上下迅速响应,有条不紊地完成了从辎重留置到轻装集结的所有准备工作,全体将士士气高昂,满怀信心地踏上了直指焉支山的征途。

兵法有云:“兵贵神速”,这不仅是战争中制胜的关键策略,也是不可或缺的战略原则。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中,快速、准确、突然的行动往往能决定胜负走向,而如何实现闪电般的突袭,则是军事家们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萧峣,作为一位深谙兵法、心怀韬略的军事指挥官,他对“神速”的理解和追求尤为深刻。他深知,在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速度就是力量。因此,他日以继夜地思考、研究和实践各种可能的情况,试图找出最有效的闪电突袭战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