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私塾一共有十五个学生,这些孩子大多贪玩并没有什么读书的心思,很多都是学个一两年,认得几百个字便不再读了。
见事情办成,恰巧又快到上课的时间,蒋月华客套了几句便留下孩子自己离开了。
回家之后,忙完日常家务,蒋月华往鸡窝一看,里面果然有十个鸡蛋。
她又看了看系统仓库,里面竟然有20个鸡蛋。
蒋月华略微思索便明白了,只要被绑定的鸡都有五个鸡蛋,哪怕是公鸡和不能下蛋的鸡崽。
而且鸡蛋的收获时间也和水稻不一样,不需要24小时,每日八点准时获得。
“月娘?”
蒋月华听到叩门声,打开门一看,果然是春妮。
“今日有大集,要不要去?”春妮一边往头上带着草帽一边道。
蒋月华听了这话思索了一下,原来每逢月半,城门外便会开农业集市,在里面交易买卖不用交税。
因此弘安县下属的十几个村村民这一日都会背着东西去赶集,不拘是鸡蛋粮食新鲜瓜菜还是手工制品等,凡是家中值钱的,村民都会在这一日拿出来售卖或者以物换物。
“好,一起去”,蒋月华正好想要买一些可以下蛋的鸡,顺便看看农产品的买卖行情。
她收拾好之后,两人便一起出了门,路上碰到不少和她们一样背着背篓挎着篮子赶集的人。
其中还有路氏和刘氏两人,不过这两人倒像是没看见她一样,加快脚步便走到前头去了。
春妮见了一边捂嘴笑一边冲着她挤眉弄眼的,“难不成你这两个妯娌真的碰到鬼了?看见你就跑。”
“这还不好?不用应付她们倒轻松自在”,蒋月华可不想成天跟她们扯皮斗狠。
春妮点了点头,“这倒是”,说着她又叹了一口气,“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蒋月华知道她可能是想起了自己丈夫,正在她不知道如何劝慰的时候,春妮又一脸神秘道:“你知道吗?路大喜的二儿子已经说好亲了!”
蒋月华皱眉,“是谁家的姑娘?难道不知道他身体不好?”
“但凡有心的都能打听出来,只可惜总有不将姑娘当人的爹娘,痨病鬼又如何,只要聘礼多,还能娶不着媳妇?”
两人一路上说着八卦,时间倒是过得很快,似乎转眼间便到了集市。
大约足球场大小的场地上,乌泱泱的都是人。
村民都席地而坐,将自己要卖的货物摆在身前,鸡鸭鹅等家禽伴随着人声,倒是热闹非凡。
她们来的不算早,距离城门口近的好的位置都已经被抢占了,春妮带着她寻了一个还不算太靠后的位置便坐下了。
她将背篓里的鸡蛋还有这几日打的络子编制的草鞋一一摆了出来,见蒋月华还愣着,便道:“还愣着做什么,你要卖的东西呢?”
蒋月华摇头,“家里没什么要卖的,我倒想买些东西,我去前面看看。”
“那我在这里等你。”春妮道。
蒋月华点了点头,便往前逛了起来。
市集里卖的东西很杂,除了农副产品外,还有小孩儿的玩具,猎户卖的兔皮野味,布匹手绢胭脂香粉头花等,琳琅满目。
蒋月华买了一根雕刻精致的木簪,还有两个泥塑的娃娃,另外还有一个书箱。
等俞安开始习毛笔字后,布袋就不太方便了,正好缺个书箱。
在这之后蒋月华便开始了解鸡蛋和鸡的价格,鸡蛋大多都是两文钱一个,大小还比她家鸡蛋小了一圈。
而买鸡蛋的人,除了家里有喜事的,大多数都是县里住的人,每人买的也不多。
如果她想要销出大量鸡蛋,那么市集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小娘子,买鸡吗?”一个大娘观察了半天,见她一直在问鸡的价格,便立刻招呼她搭话道,“若是诚心想买,大娘便便宜卖你。”
蒋月华闻言停下脚步一看,只见那大娘摊子上摆了两个笼子,一个笼子里装的是成年的母鸡,还有一个笼子装的是半大的小鸡崽儿。
“你这都怎么卖?”蒋月华问道。
“大鸡九十文一只,小鸡六文一只”。
难得碰到卖这么多鸡的,而且这大母鸡不是很老,非常精神,买回去还可以下很久的蛋。
大娘见蒋月华迟迟不说话,立刻道“小娘子,我这都是好鸡,若不是急等着用钱,我可舍不得卖,我这鸡每日至少能下两个蛋呢。”
“我老娘可是养鸡的好手,这小鸡也是专门挑好蛋孵出来的,几乎不生病……”
蒋月华听她推销了半天,最后道“如果我都要,你能给我便宜多少钱。”
大娘闻言脸上一喜,咬牙道:“一共五只母鸡,二十只小鸡,你给五百六十文。”
便宜了十文钱,蒋月华颔首,“好,我买了,你这笼子也送我吧!”
大娘见她爽利不像之前的人讨价还价,当下也爽快的答应了,反正笼子也是自家编的,值不了几个钱。
买好之后,蒋月华又逛了一下,再分别买了五只品相好的母鸡以及20个鸡崽便回去了。
结果她刚到春妮摊位附近便见那里围了一圈人,其中夹杂着孩子和女人的哭闹声。
蒋月华刚挤进去便见春妮被两个女人压在地上打,头发和衣服都被扯乱了。
看到这个情景,蒋月华一股火便涌上心头,扒开人群便冲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