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任务虽有些缺大德,但却正中她下怀,曲悠然纠结了一会儿,随后坚定起来,“遵命。”
随后她便离开,隐入夜色。
外面已然是深夜了,万籁俱寂,赵鸾看着桌面上这盏散发着光亮的琉璃灯,再看了看着空荡荡没有人气的书房,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翌日,早朝之上,向来是被弹劾的荆王殿下第一次开始弹劾起了别人,众人都颇觉得意外。
更意外的是,被她弹劾的人竟然是一向老实本分的恭顺侯。
端王跟肃王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有些意外,尤其是端王,她记得这位二皇姐近来明明对那位沈侍君颇有宠爱,怎么会弹劾他的母亲呢?
赵鸾一身朱红色亲王朝服,面色是浑然正气,弹劾的内容是恭顺侯纵夫强占平民田地,纵女强占良家儿郎。
被弹劾的沈如婉冷汗直冒,这事不都被她压下来了么,荆王怎会知晓?
沈昭告诉她的?
不可能,沈昭更不会知晓。
那只能说明,她府中的一举一动,都在荆王的掌控之下,思及此,沈如婉更是心里打鼓,开始思索对策。
与其狡辩,不如低头认错,不是原则问题,她最多也就是掉一层皮,若是不认,最后被查出些别的,可就不是简单的罚俸这么简单了。
此类事件在朝中贵族之中时有发生,文兴帝并不意外恭顺侯,只是却有些意外这竟然是一向不爱管此类事件的荆王所弹劾的。
况且,赵鸾府中,不是还养着恭顺侯家的大公子吗?
莫不是不满意?
文兴帝思衬了一会儿,罚了恭顺侯一年俸禄,命她归还平民田产并给予补偿,责令其管束夫女……
退朝之后,赵鸾被留下。
御书房外,她等了片刻,端王出来了,有小太监跟着她,手上托着附属国进贡的珍玩。
见赵鸾在外等候,她行了个礼,“皇姐,母皇叫你进去。”
赵鸾弯唇点头,进殿行礼。
文兴帝叫赵鸾进来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就是日常问候两句,毕竟她也有一个月没有跟赵鸾私下相处了。
赵鸾恭敬地应付着,告退的时候,文兴帝又像是随意一提:“你也许久没去看你父君了吧,他生养你一场不容易。”
赵鸾沉默了片刻,突然站直身体直直地看向文兴帝,“有三皇妹经常去就行了,父君最是偏爱他。”
文兴帝无奈:“你父君那是怜惜她年幼失怙,故而多疼爱了些。”
“所以一定要疼爱她多过于自己的亲生女儿吗?”
文兴帝哑然,她放下奏折,皱着眉头看向赵鸾,却蓦然发现,这个女儿竟意外地长了双熟悉的眸子,那是她内心期盼端王能够继承的眼睛。
“朕……”文兴帝内心有些复杂,“罢了,你先回去吧。”
这个女儿,其实很适合这个位置,只是她私心更想她跟墨郎的孩子继位,只要端王争气……
赵鸾又行了一礼,在转身之际,像是受够了委屈似的,又补充了一句:“孩儿始终觉得,三皇妹才像是父君的亲生孩子。”
说完,她不顾文兴帝反应,大步离开了。
怀疑的种子一次是种不下去的,留下痕迹也行。
沈侍君眼睛终于恢复如常了,为了庆祝,他让青鱼去搞个火锅吃吃,也就是古代的暖锅,一个意思,他强调:“多准备些蘑菇,鲜!”
青鱼是个热爱工作的好青年,当下就麻利地准备好了,沈侍君没多等一会儿,就舒舒服服地开涮。
一个人吃不得劲,他直接让院子里伺候的几个人都坐着,大家一起吃。
沈昭为人随和,大家推辞了一番,也便开始涮起来了。
吃到中旬,有人来报,说是恭顺侯府的管家来了,说是恭顺侯主君有话给他。
好心情被打扰,沈昭翻了个白眼起身,“他最好有事。”
荆王府某个侧门处,沈昭朝守卫摆摆手,示意她们先撤,他要听听他这便宜后爹有什么话要跟她说。
管家轻蔑地打量着沈昭,暗道果真上不了台面,只知道吹枕边风,害得主君被家主训斥禁足。
她清了清嗓子,“主君让奴才劝劝大公子,如今您虽然嫁入王府,但也只是个侍君,地位底下,若背后没有侯府支撑,定然寸步难行,一不留神就容易万劫不复。但是只要您一心向着侯府,必要时候,侯府还会给您留个后路,若是您翻脸不认人,也别怪侯府不留情面,您还不知道吧……”
这人噼里啪啦地说什么呢,口水四溅的,沈昭觉得晦气,直接转身就走了。
回到暖锅前,沈昭还是觉得晦气,夹起一块菌菇就往嘴里塞。
青鱼赶紧阻止:“哎呦侍君,这菌菇刚下锅呢,还没熟,您快吐出来。”
沈昭:“……不早说,我都吞了。”
他安慰他们:“没事,就一块而已,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