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四摇,似山峦崩摧。
贾想脚底的地板并未有四分五裂的迹象,这个恍若世界崩塌的动静,更像是有人将手覆在洞顶,猜骰子般将山穴肆意摇晃。
碎石似断简残篇,不成字句,稀稀拉拉地落下。
祝千龄安静地躺在棺中,石子打在他勾起的嘴角上,也砸不去那一抹诡异的弧度。
事不宜迟,贾想当机立断,将祝千龄抄膝抱起,往溪流奔去。
走前,他不忘朝傀嘉和车禾大声喊:“把那两人也带上!”
隗嘉二人二话不说,背起被五花大绑的卜罗和老者,跟在贾想身后逐步撤退。
溪流近在咫尺,贾想不经意间回头望了一眼。
宓娥娘娘垂首微笑地矗立在穴中,石身被劈出道道雷霆电痕,漫天落石中,她侵受不住痛楚地屈了腿。
那颗头颅四分五裂,眼睛直直对着贾想的方位,在滚落的泥石中,含着一种混浊的哀愁。
好似在挽留。
贾想心尖微颤,不再停留,他绕过洞门,沿着溪流流淌的方向跑去。
石屑坠入溪流中,滴滴答答,贾想耳边擦过无数稀碎的碎渣,呼吸声在密闭狭隘的空道中此起彼伏。
趴在傀嘉背上的老者咯咯地笑着,他口里还在哼唱着歌谣,独具特色的旋律在空道中荡悠。
“月光光,月光光,伶仃客遇陌路郎。”
老者的声音因长时间的嘶哑而变得干涩,吟唱时走了调,嗓中似夹着一架风味悠久的口琴。
饶是性情最温和的医修,车禾也被身后的噪音吵得烦躁起来。
他低声吼道:“别唱了!唱这个能让我们活着出去吗?”
傀嘉更是暴脾气,她大声呵斥:“老不死的还不闭嘴!出去后,陈师兄有的是手段让你哭个够!”
老者只是阴恻恻地一笑,对二人的威胁不置可否,单是眼神锐利地盯着贾想的背影,把贾想盯得寒毛直竖。
“道曲曲,长悸悸,阿郎棺里把笑扬。”
瞥见祝千龄在睡梦中仍保持的微笑,贾想灵光乍现,茅塞顿开——
这首歌谣的内容,似乎与他们的行踪都对得上。
月光光,青苔散发的荧光。
伶仃客与陌路郎,他与祝千龄。
道路弯曲漫长,人心惶惶不安,祝千龄躺在棺中,把笑扬。
下一步是什么呢?
下一个场景又是什么呢?
下一个消失的同伴会是谁?
贾想双手一紧。
老者还在低吟浅唱——
“天惶惶,地惶惶……”
洞中,天地都摇晃。
他的声音越来越浅淡,尾音轻似叹息。
贾想想停下脚步,揪住老者的衣领,质问歌谣的含义,但无边无际的落石在催促着他们离去。
溪流声与点滴声很快将老者的声音淹没,贾想跑得头脑缺氧,耳朵似乎短暂地失去了功能,只有抽气搬的喘声。
厚厚的青苔,奔腾的溪水,不知出路的人,都在挣扎,都在爆发。
贾想的脚越来越重,身子却越来越轻,怀中祝千龄的份量似要与贾想的上半身一起腾飞,他只觉得自己手中捧着一根羽毛。
轻飘飘的,没有实根。
不过半刻钟,贾想便跑进了一片漆黑中,天地已分不开,溪流向上走去,时而白亮亮的。
暗淡的白光终于出现在贾想的视角中。
一缕阳光,照在了林中空地上。
贾想认出,这是他们一行人最初休息所依靠的地方。
阳光大把大把地插在林间,溪水潺潺,有鱼影游于溪石之上,树根才堪堪突破地表,青苔薄薄一层,野菌见针插缝地生长。
开不完春花春柳满面楼。
贾想双手扶膝盖,喘着粗气,喉结上的血印又在隐隐作痛。
他逐渐平息呼吸,脑中补足了氧气,思绪才活泛起来。
怀中的祝千龄已经消失不见。
贾想已经见怪不怪,他按压这自己的喉结,企图压住血印带来的疼痛,但于事无补。
他朝前方最显眼的遮天垂树走去,决定解开谜团。
那颗树很老了,比任何树都要老,比贾想最初在雾中看到的模样还要老,他们坐在这颗树隆起的根部上休息,见寻魂盏光芒若隐若现。
他们跟着寻魂盏,在此地绕圈,从未离去。
贾想仰头,病树前头,万般春景。
春景簇拥着一个女人,女人与树融为了一体,她如树木一般高大,包容地拥抱着万物。
女人身上,结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果实似颗颗粉白色的球,饱满圆润,在绿丝绦的抚摸下呼吸着,紫红色的条痕若隐若现。
满树的太岁。
贾想站在她眼下,盯着女人。
她长着一张与宓娥娘娘相似的脸,眼角有一颗妖艳的红痣。
“闻人公子——”
车禾的声音从身侧传来,闷闷的,隔着一层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