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也没有让他失望,毕业后也是稳准狠地抓住风口,开的公司没几年就上市了。
我的判断从来不会出错啊。赵向明叹道。
为什么家人总是不信他呢?如果他们信他,早就一家人共享荣华富贵了。
何至于一夜惨死。
当日被赶出门,实在太冷,万幸吃得够饱,他跑到桥洞下和个流浪汉闲聊取暖,因为对方有一个小火桶,两人捡点废料可以烧很久。
聊着聊着,对方开始有些混乱地满嘴胡话,一会说自己是一棵蘑菇,一会说自己是无量天尊。看来是个疯子。
做疯子挺好的,他在法治节目上看过,疯子不用负法律责任,说简单点,杀人不用偿命。
这一瞬间,赵向明想到很多东西。
赵向明拉过对方,让他帮忙去东街角23号房子下面点个小火堆,自己会给他两个馒头。
对方很快照做了,甚至是光明正大的,都不用多想,从面前的火桶里随便挑了个烧着的树枝,就出去了。
这时候天刚黑,正是吃饭的时候,路上有人看见了他,举个树枝一往无前的,以为扮演火炬手,也没人搭理他。
赵向明之前给脾气急躁的父亲买了意外险,受益人是大儿子,也就是他。
意外这种东西还是蛮简单的。尤其在这干燥的隆冬,家家户户燃煤烧炭,火灾很寻常,烧死人也寻常。
做完这一切,他脑子又转了一下,只觉得这或许有些明显了。今天他刚刚被从家里赶出去,家里就出了事,刚好他就拿到了保险赔偿。巡安部搞不好要盘问一番,他暂时没有这方面经验,万一露怯就很麻烦。
摆脱这一联系也很简单。
假若不是意外而是杀人案,那么巡安部第一个排查的就是熟人作案,他想要减轻嫌疑,只要弄成陌生人连环作案。
恰好几天前,附近某处发生一起灭门杀人案,只是手段较为麻烦,比单纯的火灾多了“碎尸”这一个步骤。
并且火灾也累及邻居。
赵向明家在街角,附近只有一家邻居。他看着慢慢腾起的大火,墙体发出噼里啪啦的燃烧声,尘烟滚出,邻居家里出现开窗的声音。
在这深夜空旷中听得很清楚。
“有烟啊,是烧起来了吗?”年轻妇人的声音。
“烧饭吧,他们家喜欢大锅烧,可呛人。”男人睡梦中迷迷糊糊的声音。
“妈妈!睡觉!”小孩咿咿呀呀的呼喊。
赵向明看着那扇没关的窗,爬了进去。
感觉还不够,不够让他家的事隐没其中。
于是他在大队花名册上点卯,随便又点了几家。
那一夜发生了三起意外,算上火灾牵连,总共7户受难房屋,死伤十来个。其中死于“连环杀人犯”之手的只有5人,其余皆死于火灾。
赵向明一家人就藏在了这“其余”之中。
那后面一个月内,竟然又有相似的几例案件发生,不知道是真的连环杀人犯,还是模仿犯罪。
总之那是让所有罪犯都非常有创作欲的一个月。
他没怎么意外地拿到了赔偿金,开始创业第一步。
这一年直接乘着时代东风起来了。
并且这件事也给了他灵感,他开始尝试一种新型保险模式,和互联网大数据结合,让利益最大化。是突破一切想象的那种最大化。
条件很简单,打破“人伦”“道德”这道看不见的屏障就好了。
从没听说过你不道德,巡安部会把你抓起来。
想暴富,就得学会把手伸进道德的口袋里往外掏,那是最好掏的。
有钱了就可以掌握最新科技,他一时兴起找人定制了个机器怪物,灵感来自于碎尸的刀,大火燃烧的爆炸,寒江市永无止境的黑夜,以及他那蛰伏的冷睿的眼睛。
恰巧这机器也能帮他做许多事。
既新潮,又复古;既科技,又艺术;既实用,又神秘。
这就是新时代美学。
读作【美】,写作【利】,得到这一切毫无代价,只需要踩倒几个不相干的普通人。
赵向明一直富有且慷慨,救济了不少和他一样被家庭和社会抛弃的孩子,他是个仁慈的人,教他们生存、赚钱,甚至毫不吝啬地直接赐予名利。
“张一君”那小孩是最听话,也最有出息的。他原名叫什么来着?
七仔最不省心,性格跳脱还有精神病,喜欢杀人和搞虐待,但是人很善良,聪明又漂亮。和他当年一模一样。
时至今日,他才明白为什么爸妈当年只喜欢妹妹不喜欢他,因为父母最疼的一定是最像自己的,不管她多么糟糕。
而不是最有出息的。
有些事情只有为人父母之后才知道啊……可怜天下父母心。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