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这事不是皇帝安排的吗,难道其中还有楚亭晫的手笔?
“臣愚钝,还请殿下解惑。”
——
颜慧瑶和连界两人来到滋味楼附近,转悠了好一阵儿不见祁潼出来,正打算要往里冲的时候,祁潼恰好出来了。
“没事吧?”
“什么情况?能拿到蟹灯吗?”
祁潼:“……”
颜慧瑶:“……”
五分钟后,连界如愿以偿地拿到了他心心念念的蟹灯。
祁潼和颜慧瑶跟在其身后,颇为无语地看着连界跟个小孩样乐颠颠地蹦跶。
“他这是?”
“他脑子不太行,总会时不时抽风,别管他。”
颜慧瑶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复又想起什么:“方才发生何事了,怎的去了这么久?”
关键那滋味楼平时都是宾客满座,门口也从未有人把守,今天却一反常态,明明每逢庙会这些酒楼馆子的生意向来是最好的。
“额……还好,就是我的解题之法稍显繁复,那人看不懂便和我讨论了许久。”
“这样啊……”颜慧瑶放下心,突然拉着祁潼快步走到一个摊子面前,“看,这是襄州特有的美味,据说是诸葛亮隐居隆中时所创,也叫诸葛菜。”
见有客人来,摊主热情地介绍着:“您是行家,这可是经三腌、五卤、六晒,腌制而成,入口脆嫩味美,酱香浓郁,别提有多好吃了,您尝尝?”
说着摊主便将筷子递到了祁潼的手上。
盛情难却,祁潼也就夹了一点试试,味道确实不错。
瞧出祁潼的满意,颜慧瑶直接掏出荷包让摊主打包了好大一份。
祁潼懵了一瞬,婉拒道:“用不着这么多。”
“要的,你们不知道还要赶多少天的路,这诸葛菜可以放很久,在路上就着饼子吃正好。”颜慧瑶的话语温柔而坚定。
“你怎么知道我们还要赶很久的路?”祁潼的嘴角有些僵硬。
哪里露馅了吗?
祁潼仔细回忆着今天发生的事,并没有哪里出现纰漏啊,唯一的可能就是在她做题和跟楚亭晫谈话时,连界那个漏勺说的。
果不其然。
颜慧瑶压低了说话声,只有她们二人能听见。
“那人说你们要赶去交州任职,时间紧、路程远,不能久待,所以明天一早就得出发。”
“……”祁潼张张嘴,但又确实不知道该怎么接话,索性沉默着。
“听他说,你还是……的头名呢。”颜慧瑶眉尾上挑,“真不愧是你。”
也只有祁潼才能如此敢想敢干了。
不管是之前想法设法帮颜慧瑶逃离锦绣阁,还是将制作香膏香露的方法毫无保留地告诉她,完全不怕那些秘方泄露出去,甚至鼓励她女扮男装行商,好像祁潼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会害怕。
要是祁潼还在现代,知道颜慧瑶的想法,肯定会告诉她,做了再说,反正死不了。
不过这是古代,找死十分容易。
颜慧瑶在烟花柳巷辗转这么多年,心思素来细腻,她之前便隐隐约约察觉到祁潼似乎在隐瞒些什么。
所以,当她知道祁潼不仅女扮男装参加了科考,还得了明算科头名时,并没有太多的惊讶,反而有种尘埃落定的踏实。
在她眼里,祁潼本就不应该岌岌无名,在青楼之地做一个小小的杂役。
“过、过奖了。”
祁潼脸色微微泛红,不知道是因为夸奖,还是因为自己隐瞒的事就这么漏了。
“她,应该也是在准备和你一样的事吧?”
“……没有啊。”祁潼欲哭无泪。
要不要这么敏锐啊?她不想成为漏勺……
颜慧瑶垂眸笑了笑:“好,我知道了,不会告诉小柳的。”
祁潼:“……那你有什么打算吗?”比如科考啥的。
“我?就像现在这样就好,和当初说好的一样,我要把扶摇香铺开遍大江南北。而且……”
颜慧瑶揽过祁潼的臂膀,在她耳边用气声说道:“若是有权无钱,你在仕途上很难走远的。”势必会被一些人裹挟,去做违背初心的事。
祁潼明白颜慧瑶的未尽之意。
她想起了楚亭晫说的那句意味不明的话:“外面的那个人是扶摇香铺的东家吧?倒是不错。”
颜慧瑶和柳云依二人从洛阳一路过来,即便有一些银钱傍身,却没有任何权势或靠山,那她们又是怎么成功换的户籍身份,还能在偌大的襄州城内连开这么多家香铺?
若是无人保驾护航,外乡人怕是连租个房子都困难。
“来襄州这么久,一直只有你们二人?”
颜慧瑶不知道为何话题突然跑到这上面来,但也老实回答道:“家里是就我们二人,看店的伙计和掌柜倒是有不少。”
“这几个月一直顺风顺水,没有什么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