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就她媳妇这烈性子,早晚有他受的。”
因着女儿霸气护母,可将李嬷嬷喜了好几日。实在是李清一直温温吞吞的,原以为是个好揉搓的白面团子,今日知晓这孩子也是个烈性子,哎呦,她可真是安心了。
.......
初八宜出行
李清跟在贾珠身后登上了南下的官船。刚上船,众人都觉稀奇有趣,站在甲板上迎风吹,拿着鱼竿钓鱼,亦或者清早起来看看日初。只是几日之后,入目的仍是水,远眺仍是天,就都觉得无趣枯燥了。
而贾珠就算在船上,仍是笔耕不辍。若是眼睛乏了,则出来看看江水。兴致来了,会画画山水。晨起更是雷打不动地看着朝阳背诵诗文,偶尔也会赋诗一首,亦或者做篇骈文。
这日官船停至天津港补给,时云时雨几个要下船看看,贾珠扔了个钱袋给她们道:“有喜欢的就都买了。”
“谢谢少爷。少爷不去么?”
“我就不去了,尚有许多功课未做。”
李清不解道:“少爷不是要游学么?游学,不是该体验人生百态么?日日坐在家中,不是闭门造车了?”
这话一出,时雨拊掌哈哈笑道:“可算有人说说少爷了。整日里手不离书,这跟在府里有什么区别?既然出来了,就该把肩上担子放一放,抬眼看看四处的风景。”
“成,与你们一道看看这世间美景。”
一行人下了船,也未走太远,离着港口不远处就有一个市集,里面人操着各地的嗓音,连说带比划地交谈着。因贾珠一行衣着华丽,随从众多,市集里的人默默地让出一条道来。胆大的店家热情叫卖着,引得时云时雨驻足看了看。
就在这时,就见街尽头一男孩子抱着个女娃娃横冲直撞地往这儿奔,他身后还跟着个手持草绳的壮汉。
男孩还未挨着贾珠,贾府的家丁已经提前围了过去。
壮汉此时也赶来了,讨好地说道:“贵人老爷,那是我的一双儿女,只因跟家里闹了脾气,就带着妹妹跑出来了。”
旁边的店家也为男子作证,讲他家小子如何调皮不懂事。又夸壮汉人好,一个鳏夫养活一双儿女多么不容易云云。
见贵人还不放人,壮汉对着小女娃怒道:“臭丫头,还不给贵人磕头。”
这家小子倔强着不动,小闺女却懵懵懂懂,当即听命给贾珠磕头。
李清抬头一看,只见这女娃娃额间赫然一颗红痣,她当即惊住了。
“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丫头。”
“你几岁了?哪里人?”
那壮汉见李清问个没完,心中慌张,急急道:“姑娘,快把孩子还给我吧。我给你们跪下了。”说着摆出一副贾珠等人仗势欺人的架势来。
李清没理他,仍将疑似香菱的女孩揽在身后,若是搞错了,她愿意赔礼道歉。
“别怕,姐姐问你,那是你爹么?”
小女娃眼里已经噙满了泪,缩着脖子耸着肩膀不敢说话。男娃一直摆手摆头,嘴里咿咿呀呀着说不出话来,原来他竟是个哑巴。
那壮汉越发焦急,眼瞅着就要硬闯了,李清大声道:“她既然是你女儿,怎么你们父女口音不一样?”
“你女儿明明说的是高淳方言。”
“姑娘,我女儿随了她娘。她娘是高淳人。”
“胡说,你女儿明明说的是姑苏话。”
“这,这.....”
“少爷,这人肯定是拐子,咱们快报官。”
贾珠站在一旁,招呼着家丁去报官。一旁的管事来福又道:“少爷,薛家在这儿有个钱庄,咱们不如去那儿坐着等。”
那汉子一听又是报官,又是薛家,早吓得魂飞魄散了,他人也激灵,仍旧吵嚷着说:“报官就报官,你们抢人儿女还有理了?”而后寻了个空档就想溜之夭夭,李清一直关注着他,见此大叫道:“拐子跑啦,拐子跑啦。”
市集人多,本还同情壮汉的人,见他拔腿就要溜,还有什么搞明白的?当下你一脚我一脚就把拐子给拦着了,同时心里也后怕得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