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来了金陵,贾珠就成了大忙人。他拜访完一干亲眷故交后,最近都在南监求学。如此一来,李清等人就清闲了。金科家的怕她们无趣,就寻了个小厮带她们去夫子庙一带逛逛,还坐了花车游了秦淮河。次日又去登了紫金山,逛了玄武湖,两日下来竟磨破了一双鞋。时云揉着腿道:“好婶子,且让我们缓一缓,走这么些路,一双腿真要断了。”
“好姑娘,少爷后日就去扬州了。”
“来福管家回来了?”
“回来了。拐子都逮着了,案子审起来肯定快。”
李清听了立刻去找了管家来福,问他案子是怎么结的。来福道:“官府审了又审,还是不晓得那俩孩子从哪儿来的。”
其余事情,来福也并未跟李清说。而是待贾珠回府后,他回禀道:“主子,案子结了。官府断案很快,直接斩了脑袋。”
“可有审出些别的?”
“倒也攀咬了几个拐子,不过都是些散货,没甚么大出息。只是事儿奇怪,这些拐子都是打南边来的,目的地也全是京城。”
“我瞅了,不拘男娃还是女娃,模样都十分出众。”
“少爷,这事儿,咱家管不得。”
贾珠看着案桌上的《论语》,正翻阅到为政一篇,写着“见义不为,无勇也。” 贾珠将论语合上,应道:“这事暂缓。你且先将那两孩子安排妥当。”
“少爷意思是留在金陵?”
“自是如此。京城既然乃是非之地,自该远离。当然,若是能找着他们家人是最好的。你明日去官府问问,可有人揭了寻亲榜?若无,收拾收拾,明日去扬州。”
来福应是,下去收拾安排自不必提。倒是红痣女娃和哑巴男童,如今更名为妙音与善仁,他二人一脸希冀地看着李清,只盼着能得来好消息。
“那拐子已经被斩了首。只是仍未找到你们亲人。你们莫急,我相信定有相聚那一日。”
妙音难受道:“我若是不生病就好了,这样也能记着回家的路。如今我也不求旁的,只求爹娘别因为我寝食难安,若是忘了我,继续过好日子,我才能心安。”
这些日子李清曾尝试着带两人寻亲,妙音见多了失孩家庭的痛苦,心中大受震撼,只盼着爹娘别因着自己就失了生活的趣味。
善仁则低头写道:“我原是慈善堂里的孩子,本就无父无母的。后来虽被人领养,但那户人家又生了一子,就将我弃了。我原就知晓自己来历,只是害怕被拐子打骂,故意装作脑子坏了。李清姐,我不回去,我想和你一起。”
可李清看着善仁端正的字体,实在不明白他那养父既然用心教导过,可为何又舍得将孩子弃了?
只因生了亲子?
“我要和哥哥一起。”妙音搂着善仁的胳膊道。
三人正说着,就见时雨走来了,她笑道:“就知道你俩又来找李清了。少爷找你们,走吧,跟我去前厅见客。”
“见客?”
“好事儿。刚来福管家回来讲,有位大老爷揭了寻亲榜。妙音,善仁,你俩赶快去前厅看看。”
李清大喜,她问时雨道:“好姐姐,可知那位大老爷姓什么?哪里人?找的是哪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