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法庭,林若溪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她问周晓晴:“还有什么没告诉我?”
周晓晴咬着唇,沉默片刻后说:“李铭远有我的把柄。他手里有一份录音,说能证明我精神不正常。我不知道他怎么弄到的。”
几天后,一个匿名包裹寄到林若溪的办公室。
里面是一张光盘,她打开一看,是周晓晴的声音,语无伦次地说着“我要杀了他”“我受不了了”之类的话。
林若溪立刻联系周晓晴,问:“这是怎么回事?”
周晓晴崩溃地哭了:“那是焦虑症最严重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家胡言乱语。他偷偷录下来了……我没想真的伤害他,林律师,你信我吗?”
林若溪沉默了。
她是律师,不是心理医生,但她知道,这份录音一旦公开,周晓晴的信誉将彻底崩塌。
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卷入了一场无法取胜的战争。
与此同时,事务所接到一封恐吓信,警告她“别多管闲事,否则后果自负”。
信是用打印机打出来的,毫无线索。
她报警,但警方只说“会调查”。
那天晚上,她独自回家时,感觉有人在跟踪。
她回头,却只看到空荡荡的街道。
林若溪决定反击。
她找到一个私家侦探,调查李铭远的背景。
几天后,侦探带回一个惊人消息:李铭远不仅是个控制狂,还涉嫌公司内部的财务欺诈,而周晓晴可能是知情人之一。
林若溪突然明白,李铭远拼命压迫周晓晴,不只是为了离婚,而是要彻底封住她的嘴。
林若溪决定孤注一掷。
她联系了一家媒体,将李铭远公司的财务丑闻匿名爆料,同时准备在下次庭审中提交新证据。
庭审当天,她拿出了侦探找到的银行流水,证明李铭远曾将大笔资金转移到海外账户,而周晓晴的签名出现在几份关键文件上,显然是被胁迫签字。
她质问李铭远:“你说我的委托人精神失常,那这些复杂的财务操作是怎么在她不知情下完成的?难道这不是一种胁迫?”
法庭上一片哗然。
赵凯试图反驳,但证据链已经动摇。
李铭远脸色铁青,最终在法官的压力下承认,他曾用威胁手段迫使周晓晴配合。
法官判决婚前协议部分条款无效,周晓晴分得一半婚后财产,并获准离婚。
胜利来得迅猛,林若溪却感到一阵空虚。
庭审结束后,她接到侦探的电话:“小心点,李铭远不会善罢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