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母亲跟……跟……”童子蒙对那位与自己有着真实血缘关系的生父实在没什么好感,所以那两个字在唇边来回打转也难说出口。
但即便是这样,太后也听懂了他想问的是什么。
“你是想问你母亲跟先皇之间的事吧?”太后叹了口气,“有些事,一步错便步步错,如果当初我跟你母亲没有私自擅做决定,可能今日的我们就是另一种结局了。”
童子蒙不解地看向屏风方向,如果姨母当年不改庚帖替妹出嫁,那他那位吵着要寻死觅活的母亲哪里还会有什么后来?哪里还会有另外的结局?但他还是想听听,那个所谓另一种结局有多大的可能性?
“其实……我们当年参加七巧节的时候,先皇曾去过御花园,而仅仅只是那一眼,他便对你的母亲生起了爱慕之情。我与你母亲虽模样相似、年龄相仿,但性子却截然不同。我的性子沉稳淡然,你母亲却娇俏可爱、特别爱笑,那日便是你母亲灿烂的笑照进了先皇的心里。”
童子蒙瞠目结舌,对这阴差阳错感的缘分感到很是无语。
“后来,先皇听说先太后属意沈家女为后,心里颇为高兴,还特地找人私下打听了一下我们两姐妹的情况,得知我已有婚约后,他就觉得迎娶你母亲是木已成舟的事,便放心地将后宫内眷的事交由先太后去安排了。
直到大婚的前一日,他才得知他要娶的人竟不是你母亲而是我,便去找太后大闹,说我已是有婚约的人了,为何还要强行拆散我和别人的婚事?他逼太后要么取消大典,要么将迎娶的人换成你母亲。
眼看第二日就是大婚,岂是说取消就能取消,说换人就能换人的?再加上先太后固执的认为只有子时出生的女子才配为后、才能旺国运,所以她咬定非我不可,先皇跟她根本就说不通。再加上先太后一向强势,又被一向孝顺的先皇当着宫人的面下了她的脸子,母子俩最后不欢而散,但大婚还是按原计划进行。
也因为有了先皇这一闹,所以先太后对我与卫家有婚约这事也给计较上了,她一怒之下将女夏献上的第一美人赐婚给了卫子敬,并将他贬去了祁隆府任职。”
童子蒙越听心情越复杂,没想到这中间竟如此曲折。
“好在我进宫第二年,就不负厚望地诞下了嫡子也就是当今皇上,做为皇家媳的任务我也算是圆满完成了。此后我便兢兢业业打理后宫琐事,没再起过还要一个孩子的心思。我跟先皇虽互无爱意,但也算相敬如宾,平日除了基本的宫中礼仪需要见面外,其它时间我与先皇基本都是各忙各的。唯有你母亲每次进宫来陪我的时候,他便会想方设法地找机会来我宫里走动走动。但那时,我们都没往别的地方想,只以为他是想跟我娘家人展示我们的帝后关系很和睦,免得我娘家人担心。
等到太子七岁时,先太后去世,先皇终于有了实权,后宫的事我也基本能做主了。某日,先皇突然来求我,说想迎娶你母亲,并且述说了他对你母亲多年的爱慕之情,我当时心里极为震惊,但也只能跟他说得先找你母亲谈谈,听听妹妹是什么想法才行。
那会儿你母亲其实早过了婚龄,但迟迟不肯嫁人,不管谁家的少爷公子,她都看不进眼里。因此你外祖就愈发觉得,是我挡了你母亲的姻缘,认为是我抢了她的皇后之位,所以导致她谁都看不上了。
当时先皇也不是冒冒然来征询我的意见的,其实之前他曾有意无意地试探过你外祖的口风,你外祖表现出了一些他自以为是的想法,就让先皇生出了许多希望。
加上那时你母亲因为家里人对我的误解、心里始终有愧,所以常常进宫来陪我。结果这就更加让大家误以为:她迟迟不肯嫁人的原因,是指着还能再嫁进宫里来。
虽然我当时非常清楚你母亲对先皇是什么心思:不但不喜欢还很抗拒,否则就不会有偷换庚贴这一事了。但我却也跟其他人一样,不知道她为何迟迟不肯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