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难哄小说网 > 衔月照春山 > 第94章 你托谁的关系啊?

第94章 你托谁的关系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钟老金也无奈,其实他对江氏这个儿媳妇儿各方面都很满意,但唯独她什么都要算得清楚这一点上,他心里有点芥蒂,觉得把关系都弄得生分了。

但设身处地地想,兄弟之间和妯娌之间到底是不一样的。以老大媳妇儿老二媳妇儿的做派,还有老四媳妇儿那点小心思,她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

钟老金刚思忖片刻,那边周氏就喜不自胜道:“五弟妹大气!”

至于江衔月分的四成银子,她不是不眼馋的,但她就是把口水都滴上去,又有什么用?

那都是提前说定的,她要是表现出不满来,以公爹的性子,说不定连这一成都摸不着。

听钟二那话,那林子密不透风的,又在黎山上头一点儿,一般人可不敢去呢。

所以这会儿即便儿心里不服,却也得忍着,也只能在这些针头线脑,七零八碎的东西上计较计较。

可她自觉正常的反应,在周围人眼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钟老金气得够呛,陆氏一直都清楚她的德行,倒也没有太吃惊。

连徐氏和赵穗儿都皱皱眉,觉得周氏过于小家子气。

钟二怒不可遏,“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又一把夺过她手里的银子道:“你要是不满意,就回屋里去,这钱也不是非分给咱们不可的。”

这话大家都认同。

即便钟三今天亲眼看着钟五两口子挣了多少钱,他也只是羡慕,生不出半点别的心思。

往年桃儿可都是自家的,他们兄弟又不是没卖过,可卖给谁,卖多少,卖什么价他们说了可不算。

他们卖那么些年,可没有哪回像今天这么顺溜的……七筐桃儿,直接三家人就瓜分了,连讨价还价都没有。

凭什么能这样,凭的还不是老五媳妇儿的方子!

要是没有那方子,以往年的形势,同样七筐桃儿,就是他们爷七个都背着筐子往不地方去卖,两天也不一定能卖得完……可见老五两口子就是有这个福气。

他们这些做兄弟的如今能跟着沾点光,就已经是爹娘给他们攒的福分了。

钟大最清楚钟老金的性情,他可怕好好的分成,教钟二两口子搅和黄了,便忙按下钟二的肩膀,让他坐下。

“老二别恼。这荔枝又不是只卖这一回,依我看,这钱就先由爹娘保管着好了。等多卖几回,零头攒得多了,说不定就够分了,你们说是不是?”

跟着又说了几句玩笑话,把尴尬的场面混过去。

众人这才不再说什么,散了各自去歇息。

-----

第二日,钟五和江衔月早早就往西涧那边去。

那边不愧是官道,虽是大热天不宜出行,官道上却时不时就有商队往来,路上行人也多。

江衔月他们更是出摊不久,就遇到个大主顾——一户从京城往南方搬迁的人家。

那户人家较之昨日的吴、钱、李三家更为阔气,不仅以二十文每斤的价格买了五筐桃子给随行众人分,还将江衔月准备的那些甜点饮品都给包圆了。

当然这也有江衔月今天特地带了个可拆卸的竹架子,将这些东西都好好摆置了,看着就干净利落的缘故。

江衔月趁势就推销自家的甜品小册子,那家随行的管事看看册子,就带着册子到了一辆马车前,将册子递进去。

那辆马车里坐的应该是能主事的主人家,只见有人掀帘子往这边看了看,也不知道跟管事的说了什么,管事的直接就取了一张百两面额的银票过来买了一本。

一出摊就遇到开门红,钟五和江衔月自然也高兴,他们今天一共就带了十六筐桃子,这一下子就去了三分之一,能不高兴吗。

虽然甜点饮品没有了,但江衔月小两口长得养眼,连人带骡车都收拾得清爽干净,筐子也都是干干净净的,那篾条还带着隐隐的绿意,一看就是新编的,筐里的桃子也又大又水灵,看着十分喜人。

官道上人来人往,都是风尘仆仆,在路上走了挺久的旅人,猛然看见新鲜果子,哪有不爱的。

大多行人车马都会驻足过来看看。骑马坐车方便带行李的人就多买几个,全靠两条腿行路的不好带重物的就少买两个,若是有人多的商队或者镖队,直接就是一筐一筐的买。

所以剩下的十一筐桃子卖得也极为顺利,到了下半晌,车上的桃子就卖得差不多了,比昨天结束得还早些。

最重要的是,他们这一天就卖了一千多斤桃子,都是按二十文一斤的价格卖的,挣了有二十多两,这怎么能不让人兴奋呢。

自此,钟五和江衔月就开始了每天早出晚归卖桃的生活。

至于荔枝,钟家几兄弟后来又上了两次山,就把荔枝摘完了,都卖到了城里,主要还是吴、钱、李三家。

其实那片桃林看着大,也不到三亩地,头几批熟得多一点,后续每天也就能摘个五百来斤,大概九筐左右。钟五和江衔月卖了几天,到五月中旬,全熟的桃子就卖得差不多了,地里也没剩下多少。

江衔月的甜品小册子也又卖了三份给过路的行商。

而桃源里别家的桃子也逐渐熟了,在村里大部分人都开始坐在田间地头卖桃的时候,也有一些人眼睛尖,开始往城里和西涧那边跑,但是桃子的价格还是不可控制的从二十文一斤落到了十二文一斤,又到如今的六七文一斤,看着还有再往下落的趋势。

江衔月和钟五决定,桃林里的桃子,除了以后按约定给吴、钱、李三家送几筐,剩下的就不再卖了,留着一部分给钟六做糖水用,一部分自家吃。

钟大家也买好了砖瓦材料,准备建房,定了五月十六这日开工。钟五兄弟几个都过去帮忙。

有来做小工的人想起这个事,问:“五郎,你桃儿卖完了。”

钟家分家这事前脚发生,后脚就传进了村子每个人耳朵里。明明钟家人谁也没在外头多说什么,但是村里就是有人知道得比钟家这些当事人还清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