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一惊,她能呆在大皇子身边,全因皇后,若皇后心思一变,她便是必走的局面。
回到皇后身边,遇见后宫嫔妃的频率高,时时刻刻都要向人请安,不能有丝毫懈怠。
无论是谁都知道该选什么。
沈青心一横,赶在皇后开口之前道:“太后、皇后娘娘,奴婢有话要说。”
皇后道:“允。”
太后抬眼。
沈青分辨道:“奴婢虽然年纪轻,但自大皇子出生后便在大皇子身边侍奉,对大皇子的一应事宜了如指掌,亦万般上心不敢有丝毫错眼,三个月来大皇子未生过一次病,未有一次伺候不周。奴婢不敢将这些事全揽在奴婢一人身上,但浅薄以为奴婢还有点照料皇子的经验。”
“恰如皇后娘娘所言,如果奴婢有一颗忠心,便会全用在大皇子身上。”
不管了,想到什么说什么吧,如果现在不争取,那可真就没机会了。事实上,她被分到大皇子身边,对比以前是轻松,但对大皇子亦是十分上心,挑不出差错的,不然没等太后开口,皇后就会先把她换掉。
但愿皇后能转变想法。
沈青心中浮起忧伤,面上仍是低调沉稳的模样。
皇后心神一荡,如此短的时间便对大皇子这么忠心,试问,还能找到另一个她能完全放心又满足太后要求的人吗?
怕是下一次,还会一如既往挑刺。
太后:“牙尖嘴利。”
这便是挑不出错漏的意思。
皇后眼中浮起笑意:“母后心中想必也是满意的,这丫头虽年纪轻,但做派稳重,皇儿交到她手里臣妾方能放心。”
转而,她语气忧愁道:“母后也知璨儿是不足月生产,身子骨较正常小孩弱,但这三个月来璨儿的状况您也看到了,未必没有沈青的功劳,若贸然换了人……”
太后想也不用想,皇后说这话,就意味着日后大皇子病了伤了,全是她这个皇祖母不慈的缘故。
只想换个人,就让她背这么大的锅?
太后耷拉着眼皮,松口也不是,不松口也不是,要么她的威严荡然无存,要么日后背个不慈的名头。
这时,慈宁宫小太监通报的声音响起:“皇上驾到——”
太后皇后贤妃并几名能来慈宁宫的妃嫔目光看向门口。
两侧的宫人将门帘掀开,纪宸伴着一身寒意踏了进来,屋内燃着火炉,他将身上的狐裘解下递给身旁的太监,这才朝太后这里走过来。
“儿臣给母后请安。”
太后面色一喜:“快快起来,早让宫人给你备了一碗姜汤,你饮一些,驱驱寒。”
几名嫔妃含蓄又激动地看向皇上,似是在看什么稀奇之物。
皇后听着天底下最尊贵的母子寒暄,面容温婉,笑意不达眼底。
不怕太后不喜自己,就怕这种情况下太后和皇上还关系亲厚。
若非皇上不会扶颜家女为后,否则她根本没法儿和背后站着太后的贤妃斗。
颜贤妃成也颜家,败也颜家。
皇后从没这么清晰认识到,皇上靠不住,她能靠的唯有她的皇儿。
纪宸和太后寒暄结束,环顾室内:“方才在聊什么?”
贤妃道:“在聊将大皇子身边的宫人换掉。”
纪宸正大光明看向沈青,升起兴趣:“为何?”
转而看到沈青发间仍戴着那根玉簪,嘴角的笑意不由收了起来。
“年纪轻轻,恐担不得照看大皇子的职责。”贤妃忧道,“大皇子身为皇子,乃重中之重,用人慎重些总没错。”
纪宸:“但朕瞧着她干的不错,就这样,不必换。”
贤妃眼中闪过精光:“皇上居然记得一名宫女?”
二人一问一答,沈青听到纪宸说的不必换,惊讶之余便知道稳了。
皇上发话,这事便确定下来了,毕竟真论起来不过一桩小事,宫里没有皇上做不了主的,何况这。
纪宸本不欲答,但没想到他送去的东西都有人敢不戴,心中隐隐不悦,便嗯了一声。
这下,室内众人的目光都落到沈青身上。
亦看清了那刻意低调下的容貌。
真真是冰肌玉骨,眉如远山含黛,眸若秋水含情。
宫人中不乏美貌的,毕竟进宫当宫女亦有容貌要求,但长成这副娇怯柔弱样子的绝色佳人,却没几个。
她们刚刚是怎么忽略了她,只以为这个宫人老实本分的?
谁家老实人长这样?
沈青凝神静气,忽略这一道道强烈的目光,但握紧的手到底露了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