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戒内空间很大,摆放的物品却不多,但也分门别类,井然有序。
用神识一一扫过,虚空戒中摆放最多的便是药材与仙草。
化生花、无情草、异神根、参同果、春秋叶……
灵识每扫过一处,这些药材仙草分别对应的药性与禁忌纷纷浮现在识海之中。
与其同时,他还记起了不少虚空戒中没有的医书典籍的内容。
《内经》《外经》《清心咒》《解蛊万法》《化毒策》《修魂术》《净魄经》……
除了药材仙草外,虚空戒中还有各种炼好的丹药,以及炼丹所需的青铜丹炉、施术所需的银魄金针,还有各种五行符纸、仙品法器。
甚至,还有些炼制好的……痋蛊鸩毒。
仙者随意拿起一蛊。那蛊名为万物凋零,乃是血蛊的一种。以血为引,由血入魂。初时无知无觉,但无论人、妖、魔、鬼,血蛊入魂之际,便是神魂凋零之时。
见血散魂,转瞬凋零,是名万物凋零。
手执蛊瓶,仙者不禁一怔。
刹那间,除医书典籍外,他还记起了不少痋巫毒经。
既熟知药性、医理,又会针灸与炼丹之术,还擅各种毒术。
医毒毕竟一体,这倒并不奇怪,无论他是医修还是毒修,亦或者两者皆非,起码他极擅医术。
神魂之痛仍缠绵不休,思及至此,仙者伸出左手三指,搭在了自己右腕之上。
片刻后,他又将右手三指搭在了自己左腕上。
靠着青石,仙者垂眸,眉微微凝起,冰绿的眼底浮现出些许浅淡的疑惑。
两边脉象相似,均柔和有力,节律整齐,不疾不徐,不浮不沉。
从脉象上看,他简直再正常不过。
可他的身体明明还十分剧烈地疼痛着,每一寸骨肉、经脉、神魂都好似凌迟一般。
合住眼,仙者内敛神识,凝出魂丝。
魂丝自灵台延伸,一寸一寸地深入,探进神魂。
洁白的魂体,灵澈纯净,清圣至极,没有任何被蛊毒咒术阴邪之气污染溃烂的痕迹。
经脉、骨骼、神魂全都完好无损,身体却痛得厉害。
这样的疼痛,不损经脉、不属五毒,也并非他记忆中的任何一种病症。
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他没了记忆,甚至连这疼痛因何而起也一无所知。
垂下眼,仙者怔怔地盯着自己的手腕。
在寒潭里泡了太久,手腕失了血色,雪一般得白。
淡青色的经脉线条向上延伸,愈加浅淡,于广袖边缘却隐约透出一抹不同寻常的灵气气息。
识海中忽而闪过零星的画面,仙者蓦地记起,他好像在手臂上施下过……咒法。
挽起衣袖,仙者沉吟片刻,试探性地,书下解咒之法。
下一瞬,灵光点点逸散开来,雪白的肌肤上,竟逐渐显现出一朵深蓝色的兰花。
果然,是隐匿仙咒。
那样鲜艳生动的蓝,远比文身鲜活灵动。兰花外形精巧妖妍,好似一只振翅欲飞的蝶,昳丽中透出一抹邪奇的诡异。
他伸手,小心翼翼地抚上那朵兰花。
掌下皮肤分外温热,如有生命一般,与他冷若冰玉的手截然不同。
仙者抬手,点点灵光自指尖倾泻,凝成魂丝,探入兰花。
魂丝小心翼翼地寸寸深入,并未遇到任何阻力。那朵兰花烙在皮肤之上,就像是单纯文在小臂上的图案,而皮肤之下,是他的血肉、经脉、骨骼。
没发现任何异状。
收回魂丝,仙者垂眸,若有所思。
这朵兰花必不会这么简单。可它到底是蛊?是毒?还是咒术?又是他所下?还是别人所下?
眼下线索太少,无法做进一步的判断。
当务之急,还是先离开太冥山。
放下衣袖,仙者手掌一翻,从虚空戒中取出一个墨色药瓶。
瓶身上镌刻着三个小字:宁魂丹。
宁魂丹可以缓解一切源于神魂的痛苦,无法治本,但可治标。
虚空戒里有大量的化生花与春秋叶,这两样药材皆主安魂宁息,是炼制宁魂丹的主要材料。
他之前既然炼制过宁魂丹,又囤了许多炼制宁魂丹的原材料,要么,他的魂痛是一种沉疴痼疾,要么,就是他早已料到今日。
墨色小瓶里还有三粒宁魂丹,仙者将三粒宁魂丹悉数服下。
神魂果然舒缓了许多,魂痛只有从前的三成不到。
化出青铜丹炉,仙者用灵火点燃,按照方才回忆起来的步骤,一点一点地往丹炉里添加着药材。
半炷香后,丹炉吐出十二粒丹药,呈淡淡的青色,流光溢彩,清香四溢。
炼成了。
又吃了一粒宁魂丹,将魂痛压制到从前的一成。
淡淡的痛意,不影响行动,但也将成为身体突发变故时的预警。
出于莫名的原因,仙者总觉得他不能太痛,但也不能一点都不痛。
将剩余的丹药收回瓶中,放回虚空戒。
浓郁妖氛中,随心剑光华流转,仙气盎然,辟出一方清静灵地,安静地守在他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