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天冷,寒风虽并不猛劲,却丝丝缕缕沁入骨缝中,叫人忍不住打寒颤。
卫杭街两侧的铺子外都挂上了厚厚的暖帘,百姓们来来往往,嘴里都呵着白汽。
闵敏裹好衣裳走到暖帘边,回头对梁汪道:“梁厨,我先走了,明天见。”
“去吧,路上慢些,刚下了雨。”梁汪道。
“不要紧,我先去一趟含萃楼,晚些回去,路上应该能干......”说着,闵敏已经迫不及待掀开暖帘出门去了。
梁汪看见她的衣角消失在暖帘后,忍不住叹了口气,一旁刚裹好衣裳走出来的唐非顺嘴问道:“闵敏又去含萃楼了?”
“是啊......”梁汪担忧道,“她日日这样往含萃楼跑,若是给少东家知晓了,怕是要挨说的......”
唐非掸了掸手里有些褪色的风领,仔细围在脖子上,不甚在意道:“闵敏天天回家,说不准少东家早晓得了。”
临出门前,他又将风领掖了掖,这才转头对梁汪道:“梁厨,我也回去了,冬日里天黑得早,您也快回去吧。”
梁汪点点头。
唐非将暖帘掀了个小缝,侧身钻了出去。
甫一出门,寒气便扑面而来。天色已有些黑了,唐非忍不住又裹紧了些衣裳,低着头顶着寒风往前走。
没走几步,眼角便划过一片暖色,他转头去看——是含萃楼的灯火。
入冬后,夜里来酒楼吃饭的客人少了些,但还是有很多百姓愿意冒着寒风来含萃楼吃口热乎的,是以含萃楼里灯火通明。
闵敏钻进含萃楼门前的暖帘中,楼里四处都放着炭盆,门窗也都留着缝透气,里面既暖和又不会闷。
她穿过几桌客人往柜台去,冯莲正在柜台边对账,抬眼见是闵敏,便仰起下巴指了指楼上道:“她在老地方等你。”
“好。”闵敏冲冯莲露出一个灿烂的笑,拎着裙边往楼上去。
上了楼,秦见君果然已经在雅间等着她了。
“怎么样?大荆的石榴是不是比A市的要甜?”秦见君看到闵敏进来,顺手倒了一杯热茶给她。
闵敏喝了半杯茶暖身子,止不住点头道:“确实!这里的石榴颜色更鲜艳,而且香气更浓郁,甜度也高,用来做糕点很合适。”
“大荆的食材还不止这样,这里的土豆无论是软糯口感的还是脆硬口感的,个头都比A市的大。”秦见君指着桌上的笑脸薯饼道,“尝尝,刚炸的。”
闵敏也不客气,伸手捏起一个热乎乎的薯饼往嘴里塞,刚出锅的薯饼外酥里糯,一口咬下去满口土豆香气。
薯饼外面撒了薄盐,脆皮散发着咸香划过舌尖,被卷入喉中。馅料土豆泥中加了胡萝卜,口感更加丰富,也增添了一丝甜味。
闵敏细细品位了一个原味薯饼,接着又用薯饼蘸了番茄酱送入嘴里——秦见君在A市的时候不愧是美食博主,手艺真的很不错!
“我一见你就觉得有点眼熟,但又想不起来,现在想想,应该是我在A市的时候刷到过你的视频......”闵敏腮帮子鼓鼓的,一边吃一边说。
“所以我真的是被脚手架砸死的?”秦见君好奇道。
“是的。”闵敏点头,回想了一下,继续道,“听说砸得只剩一滩血了,不过我也没亲眼看见,不知道具体情况。”
“呼......”秦见君吐了一口气出去,脸上带着些无奈,她撑着下巴道,“反正也不可能回去了,怎么死的、死状怎么样,好像也不是很重要......”
闵敏闻言,捏着半个薯饼的手都放了下来,她小声问:“你想回去吗?”
秦见君转头望向窗外,平静道:“那倒是不想,我在这里都成家了。”
“如果没成家呢?你会想回去吗?”闵敏好奇。
“也不会想回去吧......”秦见君顿了顿,对上闵敏的目光,笑道,“我都习惯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的生活了,每天没有那么多碎片化的信息涌入,感觉生活纯粹了很多。”
闵敏把剩下的半个薯饼放进嘴里,一边嚼一边想。
大荆没有网络、没有手机,她确实更在意眼前的生活和每天要接触的人了。
“怎么?”秦见君看她若有所思的模样,便问她,“你想回A市?”
闵敏毫不犹豫地摇头:“不不不,我不回去。”
“不会想家里人吗?”
“不想。”闵敏继续摇头道,“他们都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早就不需要我了。”
“那等你离开了林府,打算去哪里?”秦见君也捏了块薯饼来吃,两人闲适对坐,毫无身份芥蒂。
“看能攒多少钱吧,够的话就想开自己的小店。”闵敏指着街对面的一间窄小饼铺道,“就那么大的也行。”
秦见君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笑道:“到时候我帮你把含萃楼对面这间小铺子盘下来?”
闵敏摆摆手道:“不用不用,我也就是随手一指,到时候我去找别的铺子就行了......”
两人临窗看着冬夜降临时的半昏时刻,直到天彻底黑下来。
“我从来没想过,能在这里遇到‘老乡’......”秦见君感慨了一声,她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人和人之间的缘分是怎样的玄妙呢?不同时空、不同经历,却在时间长河的某个点相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