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许言你确定是这条路吗?”郑家想手里拿着地图,气喘吁吁。
许言停下脚步,目光扫过四周,辨别一下方向,语气肯定地点点头,“没错,就是这里。”
说完,许言打头阵带着几个人继续往前走。
从上个周末起,作为小组长的许言就一直在规划这次实地考察的行程。
行程时长规划为半天,许言查阅各种资料,最后敲定去A市附近的一个小村庄进行考察。
那个小村庄名叫赵家村,全村都是靠种庄稼为生。
本来村民的生活不说富裕,也是可以解决温饱问题的。
可是自打村庄附近大山的上游建成一座造纸厂,一切都变了。
村民种的农作物不仅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还年年减产,收成越来越差。
村民收入直线下降,快到揭不开锅的程度了。
这个造纸厂给村民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伤害,是他们这次环境监测行程的目标。
许言为这次行程花费很多时间,做了各种攻略。
当拿给小组成员看行程规划时,大家都赞不绝口,认为这是个完美的攻略。
只是,美中不足的是,许言原本打算几人在周日早晨出发,结果由于杨玲玲和蔡娟突然而来的社团工作,只好将时间临时调整到下午。
本来定在上午出发,就是因为许言担心下午出发会一直拖到晚上,几人走夜路不安全。
但是,作业截止时间眼看着越来越近,时间紧迫,许言考虑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几人下午出发,万一没到天黑他们就能完成任务返回呢。
可一天后的许言却恨不得穿越回去,狠狠地抽自己一通,抽散自己抱着的侥幸心理。
要是他知道后来的事情,就算作业得0分他也不会选在下午出发的。
几人准备好环境监测要用的工具便在下午出发了。
他们首先乘坐客车,再换乘大巴来到大山里。
这个山区距离A市不近不远,秋天漫山遍野的都是红叶,远远看着非常漂亮。
到达时还天光大亮,只是山路弯弯绕绕,一路坐车,颠得晕车的李豪难受得脸色苍白,还得杨玲玲和蔡娟一左一右搀扶着。
秋天庄稼成熟,农忙时分,远近农田里都是忙碌的身影。
几人进了山脚下的赵家村,找到个正在农田里劳作的村民询问。
那是个五十多岁的大爷,面色黝黑,脸上沟壑纵横,满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一提到附近那个造纸厂,大爷顿时停下了手头的活,脸色一下子沉下来,语气不善,“怎么,你们也是造纸厂的人?还嫌祸害俺们祸害的不够吗?”
几人对视,心照不宣,果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许言跟那大爷解释道,“大爷,您误会了,我们是A大环境专业的学生,是来这里对造纸厂进行实地考察的,我们想知道到底怎么一回事。”
大爷明白过来,脸上还是一副哀容,无奈地摇摇头道,“几个学生能有什么用?这造纸厂都污染这么多年了,俺们村的人多多少少的都得病了,庄稼收成也越来越差——”
说罢,像是为了印证他说的话一般,老大爷剧烈的咳嗽起来,像是要把肺咳出来一样。
几人见状,眼里满是同情,还有对造纸厂贪婪的气愤。
那些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污染环境。
问清了造纸厂的具体位置,告别老大爷后,几人出发了。
这次行程在许言心里不再单纯是为了应付小组作业而为之,已经被附上了特殊的意义。
*
“咦,什么味道,”李豪捏住鼻子,语气嫌恶地说,“好难闻。”
许言也下意识屏住呼吸,戴上口罩,尽量不去吸入这刺鼻的气味。
远处,一座水泥砌成的工厂冒着黑烟运作。
黑烟已将工厂上空的天空污染成了浊灰色,远远地便能听到机器轰鸣声,尖锐嘈杂,吵得几人耳膜隐隐作痒。
而恰巧此时他们的位置是工厂的后方,一条条排污管道往河水里倾泻污水——有许多不良厂家为了节省费用,直接将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河流。
“真是太可恶了!他们居然敢这样做!”刚还虚弱的不行的李豪突然来了精神,义愤填膺地说。
“好了,”许言说道,“我们也没办法,只能尽力收集样本,回去后提交给有关部门处理。”
闻言,几个人掏出仪器,分工合作,收集土壤、河水、空气样本。
虽然他们平时看起来不靠谱,可是到了做正事时都是认真又严谨的。
忙活了半天,终于收集了足够的样本。
把这些样本带回实验室检验,再作数据分析报告,小组作业就可以完成了。
想到这,许言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只是他们作为学生,能做的也只有将信息提交到有关部门,盼望有关部门来整治这个工厂。
也算尽了一份力。
而现在的空气有些发闷,风里带着几分凉意。
许言下意识抬头看向天空,云层厚重,隐隐有风雨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