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红叶在石锅里舂谷物,今晚要煮蘑菇野菜粥的,顾篱拿了鹿腿回来,她也还是继续舂:“留着明天你们吃吧。”
明天要出盆地的不止是狩猎队,还有采集队,红叶也会一起去,家里只留下松崖和顾篱。
舂米这种事一般都是亚兽人做,松崖技术没她好,顾篱也不太行。
顾篱负责烤肉,烤好之后把石板刷干净,再次铺上肉干,第二天起来肉干已经硬到可以直接掰断,他把肉干装进编织好的小袋子里,一袋给松原,一袋给墨青。
狩猎队出发的时候天还没有亮,这次是山君带队,从西边出发的。
顾篱在篝火旁目送他们离去,打了个呵欠也没有回自家山洞,去崖底大山洞干活。
山洞里堆了很多兽人们带回来的木柴,杂乱堆放着还没有劈,一般这种事都是谁有空顺手就干了,今天松崖就有空。
劈柴不是直接用石斧,一块磨过的窄石刀或者说凿子,刀刃抵在木头段子上,用石头或者另一根木头锤下去劈开。
有的木头里面会幼虫,烤一烤可以吃,顾篱在一边整理劈好的木柴,一边捡幼虫,他俩正好能配合上。
劈好了,松崖笑呵呵问他:“捡了多少?”
顾篱给他看,就可怜兮兮地两条:“算了喂□□。”
很快天就开始亮起来,顾篱去附近扯了几把草喂兔子,虫子扔给鸡,但它俩都没吃。
顾篱蹲下来,想看看雉鸡的翅膀,也看不出来有没有好转,还是先垒个窝吧。
南风昨天说帮他,今天就带着石锛来了,顾篱问他:“泥墙是直接用泥吗?还是先做成泥砖?”
“用雨天黏脚的土,加水和草茎一层一层压实。干掉一层再造下一层。”南风说完问他,“泥砖是什么?”
顾篱直接讲了制作方法:“就是用木头做个框,把泥填进去压实,然后取出来晾干,这样可以直接垒起来,不用一层一层。”
南风对他说的难泥砖很感兴趣:“要不用泥砖?”
顾篱初衷是希望可以快一点,但是照南风说的用泥一层一层往上垒,显然也快不到哪里去。
“那就用泥砖吧。”顾篱也想试试。
先要做个木框,松崖听他的描述,先劈了两段木头,他技巧娴熟,中间的劈面差不多就是平的,大致用石斧削一削就行
然后再在木段上做出简单的榫卯结构,两段木头削个细脑袋,两段木头两端凿洞,合上紧一紧就差不多了,为防止散开顾篱还用麻绳绕圈固定了一下。
他俩做木框的时候南风去找泥土,没找到他口中黏脚的土,顾篱也不意外,他烧陶也找过印象中的那种红黏土,不过没有找到,一般都是去河边挖泥,挖深一点就能挖到细腻的河泥,风干碾碎再揉成团,这样烧出来的陶器成功率相对高一点。
不耐高温,但平时盛水没什么问题。
他问南风:“你说的那个部落在哪?”
南风回忆了一下:“要往西边走,走二十天。”
顾篱知道他去别的部落干什么的,有点佩服他,这么千里迢迢谈恋爱。
去这么远的地方找黏土显然不现实,南风大概知道他想问什么:“你要找这种泥土的话,不用那么远,山崖出去不远就有。”
说着想起来:“你是不是没出去过?”
顾篱点头,带着点试探的意思:“山君还没同意我出去采集。”
南风说:“你跟北阳同一年生的,北阳已经可以出去,你应该也快了。”
行吧,山君就是部落所有人的大家长,他怎么能指望人家亲儿子帮他想办法帮他出去呢,真要干坏事,找他小竹马还差不多。
正好北阳也出去过了,要是秋天山君还是不让他出去,他就找机会跟北阳悄悄溜出去看看。
既然暂时找不到黏土,那就只能继续水边取泥了,山崖上的水流下来汇聚成一条小溪,溪水非常浅,里面没有鱼,这是最近的水源。
石锛的造型有点像锄头,单面磨出刃的石刀绑在自带拐角的树枝上,砍树的时候用得多,挖地也能用。
南风在溪边清理出来一块草地,拔掉的草也不浪费,草茎切一切,直接拌进泥浆里,然后水多加泥泥多加水,调到能成型的湿度,揉一大团放进木框里,用石板辅助整理平整,再脱模,一块泥砖就做好了。
三个人忙活半天,做出来一百多块砖,做好的泥砖小心搬运到崖底山洞口晒不着太阳的地方风干,搬砖的过程中碎了一部分,但是没办法,这个季节太阳太大,直接暴晒怕晒得不均匀裂开。
砖是做好了,兔子还是没处可去,顾篱想了想,泥土都拌了,也按照南风说的方法实践一下,靠着崖壁用碎石和泥浆垒了一圈泥墙,因为容易塌,泥墙很矮,防止越狱主要是靠上面插着的带刺的灌木。
晾了大半天外面看起来已经干了,看起来撑一晚上没问题,晚上就把兔子和雉鸡放进去了,放在山洞里只能一直绑着,兔子和鸡都不吃东西,这样养下去没等他把兔子圈造出来,它俩就要饿死了。
可能也是饿惨了,放进泥墙里,松开绳子之后两只都开始吃东西。
顾篱看了一会儿确定它俩互相不会打架才回山洞睡觉,第二天一大早就去看,雉鸡撇着一只翅膀缩在角落,兔子不见了,只剩下一个兔子洞。
顾篱:“……”
光想着墙会塌,忘了兔子本身会掏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