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还是这里?”北阳先指指炉壁下方,又指指地面。
顾篱原本是想的是在炉壁上开个口子,他一直都是这么挖的,北阳说完他眼前一亮:“对哦,可以直接从地底下挖。”
“北阳,你也太聪明了!”顾篱十分浮夸地说。
小时候北阳兽形从河里抓到鱼的时候,顾篱就是这种语气“北阳你也太厉害了”然后也不管他浑身是水,抱着他的脑袋一通揉,以至于现在一听见他就下意识防备。
顾篱倒还不至于抱着人脑袋揉,指指地面:“挖下面挖下面。”
他们在炉底挖了一条风道出来,这样柴可以从下面放进去,试着烧了一会儿,火还挺旺。
窑做好了砖还不能烧,顾篱用之前剩下的陶泥给自己捏了两口碗,再来个大盘子,专门用来发豆芽,稍微深一点,只要水够多就不怕漏了。
北阳跟部落里大部分人一样,除了需要搬运水的时候,基本不用陶器,但是顾篱每次都会问他:“还剩一点泥,你要什么?给你做个碗?”
北阳看他手里拳头大的泥块,还真是剩一点,摇头:“你自己做吧。”
顾篱就又捏了两个碟子,烤肉的时候可以用来放盐,捏完还剩最后一小团,他看看北阳,把泥团揉圆,然后从上方揪出两只小耳朵,用指腹压圆,按出眼眶,用指甲再额头上掐出一个王,脸上再来几道胡须,完工。
他把小老虎头放在手心给北阳看:“像不像你?”
北阳:“……”
泥砖又放了三天才开始烧,期间他们做了一批新的砖放在山洞里晾。
烧砖的时候,顾篱在最底下稀疏地垫了几块,上面的整齐码放,最上面留一块砖的位置用来放碗碟和小老虎头,然后把最大的盘子整个盖在炉顶上,既节约空间又减少热量散失。
底下烧火,火候的标准是从上方缝隙中能看见火光,这样才能烧透,时间不太好掌控,他凭感觉烧了一个下午,烧完不能立即拿出来,温差太大容易坏,要等它自然降温,差不多一天的时间。
采集队发现很多豆子,大部分都长在树上,花的时间比较久,顾篱过午才回来,今天北阳和松原都不在,昨天出发去狩猎了,他一个人开窑。
他先敲了敲最上面的大盘子,硬的,没裂。
顾篱松了口气,把盘子拿下来,去看他的陶器,一口碗裂了,两个盏和小老虎头都是好的,成功率还行。
他又开始取砖,运气不太好,第一块砖就裂了,一半在手里,一半在窑里,顾篱吸了口气,去取第二块,还好没再裂。
除了底下垫高的部分,上面一共有六层砖,每层十块,最上层裂的比较过分,有几块几乎是碎了,下面的好很多,即便裂开基本也就是裂成两三段,可以接受。
第一次烧就有这么高的成功率,顾篱挺满意的。
理论上讲烧好的砖应该不怕吹日晒雨淋,但是想想他的脆弱的陶器,顾篱还是把砖都收到山洞里去。
他这几天都在忙活制砖烧砖的事,部落里大家都能看见,现在烧好了,就来问他:“篱,你这个砖用来关兔子吗?”
那用处可多了,不过目前确实是关兔子,他点头:“像这样一块一块垒起来,用泥糊住,上面再用树叶和草盖住,就能遮风挡雨了。”
一个亚兽人说:“我家樟原先的部落里有这样房子,是用树枝和泥做的,很容易被泥泡坏,每年都要重新修,他们部落冬天会搬迁,搬到没有山洞的地方去。”
“用石头可能会好一点,没那么怕水泡,这个砖就跟石头差不多,我们这里石头不好找,泥墙垒好再用火烧一烧可能会不容易坏。”
亚兽人点头:“篱,你真聪明,我们都知道泥烧完会变硬,但是都不知道泥可以做石头。”
顾篱给她夸得有点不好意思,他这算什么聪明,全是先民的实践经验。
外出的狩猎队和采集队今天回来,正好发的第二批豆芽也可以吃了,顾篱把石锅里的豆芽淘洗干净,去掉豆壳,准备加进汤里给大家都尝尝。
狩猎队回来得晚,来不及煮骨头汤,他挑了一块脂肪相对比较多的猪肉,连切带砸地剁成肉沫,加上葱头放在石板上炒,炒香之后和豆芽一起放进石锅里煮,很快就煮好。
依旧是山君来分汤,顾篱给自己盛了一碗就出去,虽然新的碗做好了,他还是用北阳给的木碗,毕竟是好朋友花了大把时间的,能用他肯定要多用用。
顾篱一眼看见松原,走过去喊他:“阿兄。”
松原刚舀了汤,只觉得还没完全尝出味道就要喝完了,咂咂嘴说:“篱,你能不能在家也煮一锅这个汤?”
“可以啊,不过这次发的豆芽用完了,要等几天才行。”顾篱看了一圈没看见北阳,问松原:“阿兄,北阳呢?你看见他了吗?”
松原想起这个忍不住笑了一下:“被树咬了。”
“树?”顾篱听得一头雾水,“树咬人?”
这个世界不光人能变身,树也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