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剑戟此时睁大眼睛,见自己被放在地上。他赌错了,燕大郎好歹是他亲舅舅,卖不出去竟然要将他扔掉,这人也不怕回去被知情的村人戳脊梁骨!而且这个地方晚上又冷,怕是还有野狼出没,就算他是一个内力深厚的婴儿也撑不了多久!
能屈能伸的他,立马嗷嗷大叫,嚎啕大哭起来,他要靠哭声唤醒燕大郎的良知!
走了两步的燕大郎,见这小兔崽子哭得凄惨,似乎被唤醒了良知,又走回来,将他抱了起来。怀里的奶娃马上停止了哭泣。
燕大郎感到新奇,这么小的娃都能察觉到自己要被抛弃了吗?
他刚才一瞬间想起了自己的妹妹,她长得虽美,可惜命不好。虽然嫁给了一个富足的猎人,可惜猎人为了留出时间照顾即怀孕的她,提前几个月打猎准备货物,连续几天不休不眠,在山上失足摔死了,连尸体都没能找回来。他妹妹挺着个大肚子伤心欲绝,身体也变得不好,后面生孩子时难产死了,连遗言都没来得及说。
这奶娃还是与妹妹关系好的郝婶子抱来给他的。当时那个婶子在接生,结果就见大人难产死了。婶子卖了妹妹家能卖的东西,简单处理了后事,将剩下的几百文和奶娃一起交给了他。可是几百文又怎能将一个奶娃养大。何况他自己家就有三个娃呢。
燕大郎低头看着怀里一直盯着他看的奶娃,叹息道:“你自求多福吧。”
他绕了远路,路过一个小破庙的时候,将有点湿润的襁褓放到了破庙门口。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
燕剑戟看着对方走得飞快的背影:“……”
他收回视线,开始打量这个小破庙。他见上方的木门确实有些破烂,但是上面没有蜘蛛网,很干净,这破庙应是有人的。
于是他开始大哭,用声音吸引屋里人的注意。
不一会儿里面就有脚步声传来。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和尚打开了木门。和尚身穿布满补丁的袈裟,低头看着地上的奶娃。
“阿弥陀佛。”老和尚将停止哭泣的奶娃抱回庙里。他将剩下的一碗很清的稀饭喂给了婴儿。
燕剑戟迫不及待喝了几口。不过他见和尚生活贫苦,估计这碗稀饭或者说是清米汤,是和尚的晚饭。于是忍住没有将稀饭都喝完。他克制地用干瘪瘪的小手推开了还剩一半的饭碗,然后露出了重生后的第一个微笑。
老和尚见奶娃吃饱咧开嘴傻笑,也跟着扬起了嘴角。他将剩下半碗稀饭喝完,将奶娃浸湿的襁褓拆开,用灶上煨着的温水给奶娃擦干净了身子,燃火放到老旧木床上的薄被里。
老和尚见奶娃在那里看自己的手玩。于是出去将襁褓和尿布都洗了晾着。
燕剑戟躺在有点儿干硬的被子里,运行内力将之前藏着的内力和生命力都放了出来。他的脸色也变得红润了些。他挣扎着抬起头,将四周的情形都收入眼底。屋里一贫如洗,老和尚估计是养不起他了。
第二天早上,老和尚将奶娃用干的差不多的襁褓包上,喂了一半碗稀饭,就将襁褓放在了庙门口。老和尚边关木门边想,今天是唐乡赶场的日子,很多人会路过小庙,希望这孩子能找到归属吧。
燕剑戟静静地躺在门外也不哭闹,他现在瞌睡多,很快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唐乡是安吉县下面最大的乡,下面有四十几个村庄,占了安吉县一半。唐乡每逢一五的日子就会举行一次大型贸易,届时货物丰富,热闹非凡,赶场的人很多。
三岁的阿丹一大早就跟着娘亲还有杜娘子坐在牛车上去唐乡赶场。杜娘子的相公郝平安则在最前面赶牛车。
阿丹乖乖窝在娘亲怀里,玩着郝叔给她编的草蚱蜢。杜娘子瞧着她生得漂亮可爱,肤如霜雪,羡慕得说道:“黄娘子,你家阿丹生得可真好,我肚子里的这胎容貌有她一半我就知足了。”
黄娘子理了理阿丹脑袋上的两个圆润发髻,笑着柔声说道:“杜娘子说笑了,你和郝大哥样貌都不错,不管男娃女娃,容貌都会生得俊俏。”
杜娘子温柔得转头看向前面赶牛车的相公,眼中含笑道:“但愿如此,老大是个皮小子,这胎我想生个姑娘。”说完摸了摸有点凸起的小腹。
阿丹看着杜娘子温柔的抚摸着肚子,她也爬去小心的摸了几下,还把耳朵靠在杜娘子隆起的小腹上。听了一会儿,然后她睁大一双桃花眼,笑容灿烂地看着杜娘子和黄娘子,开心喊道:“他说他是个漂亮的宝宝!”
两人听见这话,都被她逗笑了,连前面的郝平安都忍不住回头看着她们大笑起来。
杜娘子笑着捂嘴,见相公回头,温柔道:“这个孩子到来还多亏了观音菩萨送子,今天赶场要路过小庙,正好我们可以去还愿。”
郝平安点点头,爽朗回道:“那就按夫人说的办。”
一炷香后,牛车在小庙前方的大路上停下。郝平安将牛车绑好,然后将车上的几人扶下来。
阿丹被郝平安抱下来,小脚一落地就欢快地往小庙跑去。黄娘子和杜娘子在后面叮嘱她跑慢点。
郝平安将牛车上的一小袋米和两颗大白菜提在手上,这算他们这次还愿的供奉。乡里村民都不是很富裕,很少用银钱买香拜佛。一般都是用家里种的粮食蔬菜来换香。这次他们实在感激,才舍得将米拿出来。
阿丹风风火火地来到庙前,就看见一个干巴巴瘦瘦小小的奶娃,在襁褓里含着手指玩。她一脸好奇地走近蹲下,她仔细瞧着对方,对方察觉动静也含着手指抬眼看她。
阿丹回头高兴大喊道:“娘亲,快来,这里也有一个漂亮的乖宝宝!”说完就将地上的小宝宝抱了起来。小宝宝虽然瘦小,但唐书丹也才三岁,抱得很费劲,站起来摇摇晃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