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蓉一想也是,想到唐老爷和唐光耀不自觉蹙眉,有些烦心,她招手让人请了管家,将此事吩咐下去。
王月蓉见女儿一脸高兴,提醒道:“这几间铺子不一定有人买,位置太偏了。”
唐书画反过来安慰王月蓉,胸有成竹道:“娘,你放心,总会有傻子要来接手。”
阿丹回了家,左思右想,还是想买下那家商铺,黄娘子好笑道:“你是中了邪了?那铺子有什么好。”
阿丹不乐意,朝着院子里磨刀的黄屠夫告状,黄屠夫道:“孩子想买就先买了,后面就看她自己怎么弄,阿丹从小就有注意,十两银子我们还是能为她兜底。”
黄娘子见阿爹护着阿丹,也就不再说什么。
等到下一次安吉县赶集,阿丹又带着两位长辈去了安吉县。这次黄娘子和张阿婆两人要推销自己的绣品,还要采买东西,叮嘱阿丹一番,放心地让她自己去处理。
牙行伙计见着阿丹,立马笑意盈盈地将她迎了进去,“阿丹姑娘,我们这几天另收了五间郊区铺子,你要不要去看看?”
阿丹好奇:“又有五间?”
伙计:“正是,这五间虽然没有上次你看上的那间大,但都是标准的铺子,适合做些小买卖。而且价格便宜,只要八两。”
阿丹一听确实心动,不过上次那间她是一定要买的。那间后院大,和阿爷的铺子一样的格局,她后面真要来安吉县做生意,她和娘就要长住在安吉县,正好需要个落脚的地方。
“行,那你带我瞧瞧。”
“怎么样?这几间格局标准吧?”伙计带着阿丹逛完了一圈,回到牙行问道。
阿丹坐着喝了一口茶,回忆了一下,看着还行,但还是有些犹豫。
虽说她有爬爬寄过来的银钱,手里大气,确实能买下来,但是,她顾虑这地方确实偏。
“我还钟意上次看到的那一间大的。”阿丹看着伙计笑笑。
这时牙行后院传来一声咳嗽声,伙计歉意地朝阿丹笑笑,走了进去。
隔着屏风阿丹也看不到,就这么等着,四处打量牙行在卖的其他房产。
屏风后,唐书画见那死丫头兴许手里还真有买下所有铺子的钱,心里升起一股嫉妒,自从唐光耀来家里后,她每月就只有一两的月钱可用,就这一两还是她娘用嫁妆补贴的。
而这死丫头,早被赶了出去,本该和她那病弱的娘死在外面,没想到现在还活得好好的,甚至因为有了黄明山和那个燕剑戟,生活好过许多。
她想到在学堂偷听到的话,那个从军的燕剑戟,每年就将自己的年例寄给了那死丫头。景国士兵年例三十两银子,加上那个黄屠夫,手里说不定真有四五十两。
想到这儿她暗暗咬牙,一定要想办法让她把这钱掏出来。
过了一会儿伙计出来,对着阿丹道:“阿丹姑娘,这五间铺子的东家正好在,见您年轻有为,愿意让利。”
阿丹一听让利,眼睛睁大了些,“要降价吗?”
伙计尴尬笑笑:“这,价格没变,就是铺子里的一应物品,都随铺子给您。”
“五间铺子有三间都关着门,门口都是一层灰,另外两间正午都还没开门做生意,里面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这个条件并不能打动阿丹。
伙计心想姑娘观察的还挺仔细,只好又跑去后院。
唐书画自是听到了她的话,暗骂不识货的东西。那几件铺子的装潢完好,家具陈列齐全,打扫干净,货品一摆就能开店,加起来也是好几两银子。
阿丹看着伙计又出来,笑道:“实在不行,我们还是谈谈之前的铺子。”
伙计抹了把冷汗,“东家愿意让价一两银子,并帮您出牙行的手续费。条件是五间一起买。”
阿丹淡淡地哦了一声。伙计见她这反映,也想促成这一单,道:“阿丹姑娘若买,我们牙行雇人给你将那五间商铺收拾的干干净净,买回去马上就能用。”
阿丹道:“也行,不过你把之前那间大院子八两卖给我。”
伙计听了无奈道:“哎哟,您怎么就盯着那铺子不放哟。”
这时掌柜从后院算账出来,见他们这么久还在磨价,想着那间大铺子东家早已搬去了边南府城,而底价正是八两,直接就同意了。
阿丹用喜欢的价格买到了喜欢的铺子,心里愉悦,爽快道:“那今天就麻烦掌柜的带我去县衙办理手续吧。”
掌柜的在县衙有人,当天就办好了。
阿丹期间瞥到那五间铺子的前东家叫王月蓉,有点儿熟悉,不过没怎么放心上。
她揣着房契满足地离开,在主街的一家绣坊找到了两位长辈。
张阿婆道:“阿丹处理好了?我和你娘想着你自己身上有银钱,事情一时半会儿也处理不好,就没等你一起吃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