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从宇很健谈,更被硅谷互联网一片火红的景象所鼓励,不停地感叹说互联网商务将会是大势所趋。
夏志琪和他聊了一会儿,觉得这种人本质上是金融型人才。
他们通常很能说,确实也有些灵光一闪的点子,把牛皮吹出去后,资本市场会投放资源,然后他们就拿着钱不停地烧。
至于下面的工作,或许招了一批人来做,也许是外包。
领头的人只要精通预期管理,精通市场运作的模式就行了。
很多榜上有名的富豪都是这样发家的。
只是前期步伐太快的话,资本多半没有耐心一直耗下去。
她记得千禧年最红火的游戏公司,也是在开创网游商业化时代后,才去从事文学相关。
于是她迟疑着对楚从宇道:“有没有考虑过先在一些利润比较丰厚的行业比如网络游戏之类上面赚点钱,然后再去反哺文学?”
楚从宇愣了一下,又继续滔滔不绝。他只想有个倾听者。
夏志琪只好对他说:“祝你好运。”
青山会演讲后约莫半个月时间,她回绝了好些个类似的活动邀约以及媒体采访。
她不喜欢在媒体上有过多的曝光,记得小时候有些开发商比如任志强、潘某人诸如,特别爱在媒体比如微博上语出惊人,对地产指点江山。
还有地产商热衷用足球炒作,结果呢?
沈薇则和她相反,最近她的公司业绩很好,媒体也需要有善于表演的采访对象,草根出身的沈薇顺势频繁出境,成为杂志、报纸、电视节目的常客,还有了不少的拥趸。
据说有的粉丝,但凡沈薇卖楼,他们都会跟过去用真金白银捧场。
令沈薇出名的还有她那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据说每周都要有动员大会。
从基层员工到中高层,又是跳操,又是演讲,说到动情处各个声泪俱下。
有人说公司对自己如何好,有人热泪盈眶讲沈姐是如何的义薄云天。
业内都说沈某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别有用心者会故意询问夏志琪的看法。
她三缄其口,谁也没得到他们想要的答案。
夏志琪觉得没必要去否定别人那一套,毕竟世界是个大舞台。
她只希望自己有海纳百川、不断迭代包容的价值观。
没多久,邵波找到了她。他不敢来直接去智邦,而是选择了外面的餐厅,落坐没多久就问:“夏女士对投行业务感兴趣吗?”
他说自己主要做私募,需要帮客户选取合适的项目投资,目前对地产类也很感兴趣,想从更高屋建瓴的角度涉入地产界。
有人通过买房当业主发财,可对于掌握资源更多的人而言,一套房子哪怕十套都是小钱。
他们需要更优质的“钱生钱”渠道。邵波的就是想用更直接的方式吃到地产红利。
夏志琪略作思索就说:“我能以顾问的形式,提一些建议,帮你们把把关,但如果说改变赛道,暂时还不想。”
毕竟,接下来地产行业将迎来爆发井喷期。
地产商根本不缺钱,只要拿到地,银行会抢着把钱借给他们。
他们为什么要去找私募合作?
夏志琪说:“你们的利息肯定更高,还会要求深度参与管理。财大气粗的地产商根本不会搭理。除非有烂尾楼实在不想花钱了,地产商才会想找个什么基金的一起收拾残局。”
邵波露出失望的表情。
夏志琪心一软,又说:“你们倒不如布局一些对管理、眼界都有所要求的商业地产,或许钱来得没有那么慢,但布局长远,更容易铸造自己的品牌。”
邵波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追问:“除此以外,游戏行业算吗?听说您建议楚从宇改投网络游戏,是叶智华先生的建议吗?”
夏志琪警觉心骤起,提醒自己正在和业内的大聪明聊天。
他之前的询问恐怕多半是幌子,是烟雾弹,只有刚抛出来的这个问题才是他真正关心的。
她原本打算郑重回复这事儿纯粹是自己的一家之言。
突然想起来之前看过的娱乐新闻,但凡媒体捕风捉影,怀疑两个艺人有情况时,无论当事人如何解释,用途都不大。
人总是挑选自己愿意相信的去信。
想到这里,她决定虚晃一枪,顺便逗逗眼前的这位大聪明。
只见她眉头一皱,随机露出高深莫测笑意:“不便相告。”
而在邵波看来,这种暧昧神色的背后动机大可琢磨,可以理解为“是”,也能理解为“就不告诉你”。
再追根刨底就显得没眼色了。
等到那天晚上的同学聚会时,夏志琪忍不住把这件事说了出来,道:“这些搞金融的家伙太狡诈了。”
唐婕问:“不会是看上你了吧?”夏志琪连忙摆手:“不可能不可能。”
在他们这类人眼里,彼此都是中性的,唯一闪光的就是对方有什么价值。
彼此思维进行碰撞时,大脑会不停地快速计算、判断。
如果找不到任何有益的链接,这人基本就PASS了,属于无效资源。
无非有的图长远,有的图眼下。
唐婕感慨道:“本来还打算和你们说学校里老师们的勾心斗角,听你这么一说,我那点事儿都不算事儿。”
傅莹说:“也没什么,不管高素质、低素质,是人都会勾心斗角,都要抢资源。无非是方法不同罢了。”
有的讲究战术和智商,有的直接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好好读书还是很有必要,至少能保证自己不和那种玩刀子的人拼命。
说完这些,傅莹宣布一件事:“我又换了个男朋友。”
唐婕让她介绍一下,傅莹想了很久,只说了一句:“有钱,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