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人登台时,女使再来寻苏青梧。
“苏小姐,若是董家小姐献艺完,琴还是没送来的话……”
苏青梧有些着急,细声急语道:“真的不能通融一二吗?大家都已经献艺完了,我既是最后一人,借前面已经用过的琴,应当无事吧?”
女使为难:“苏小姐,不是婢子不想通融,只是……这是长公主的意思。长公主说,规矩不能乱。”
长公主是当今圣上的皇姐,虽不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姐,但她话的分量,绝不敢有人质疑。
便是淑妃,也不能说什么。
更何况苏青梧。
第十六人献艺结束。
女使不能再等:“苏小姐,实在对不住了。淑妃娘娘说了,若苏小姐最后还是不能登台,让婢子比试结束后一定要请苏小姐到娘娘围帐中坐一会儿。娘娘……也是实在没有办法。”
苏青梧黯淡了神色。
“多谢淑妃娘娘关心……有劳女使了。”
“婢子告退。”
女使转过身。
“阿梧!”
突然有道声音叫道。
苏青梧忙回过头,女使也停下脚步。
祝无晏骑着马,马蹄疾掠,眨眼奔至眼前。
他自马上一跃落下,几缕汗湿的墨发贴在颈侧。
斜日已沉去,天边云霞绯红。
少年凤眸噙笑,取下背上背了一路的凤尾琴。
“谁说她没琴的?”
*
“青梧,你真厉害!我早就说了,你肯定又是第一!”
男子和女子比试中的头名,由淑妃为两人分别簪花,是为簪花会。
得益于祝无晏及时送来的凤尾琴,苏青梧又拿了头名。
簪花会后,李思和陶雅茹都来恭喜她。
得知是祝小将军救的场,李思啧啧感叹,直言要是今日祝小将军没来,那苏青梧就要输了,连台都登不了。
苏青梧赢了簪花会自然高兴。
这高兴却不同以往,一半为比试,一半,连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
好像这回赢的,比以往两次都要更加高兴。
与李思陶雅茹分开,苏青梧一直没见到祝无晏。
她本来很高兴的,没见到他,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忽然有一点空落落的。
回围帐,哥哥苏霖回来了。
他说在回城的路上遇上了祝无晏返程,只是祝无晏当时骑马骑得飞快,两人连话都来不及说。
苏青梧后知后觉,哥哥都没能赶得及回来,祝无晏为什么能及时赶过来呢?
苏青梧算一算时辰。
从密林回来的时候,祝无晏说他有事……原来那时候,他就默不作声地骑马回城去给她买琴了。
苏青梧抱着凤尾琴,心中一时漫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情绪。
*
到簪花会结束,苏青梧都没再见到祝无晏。
她以前见了他都嫌他烦,嫌他总惹她气。
这好像是头一次,见不到他的时候,她会不住地想到他。
但是一直到苏家人离开,苏青梧也没见到祝无晏。
离开琼林苑时,苏家马车遇上了将军府的马车。
祝夫人高兴苏青梧又得了头名,连连夸赞。
苏青梧低头不好意思。
两家说了会儿话,她实在忍不住问起。
“祝伯母,那个……祝无晏呢?他今日和我还有哥哥一起来的,怎么不见他,他先回去了吗?”
祝夫人有一丝奇怪苏青梧会主动问起祝无晏。
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那小子不懂得怎么哄姑娘高兴,只会惹姑娘生气。
但两个孩子一起长大的,祝夫人高兴苏青梧问起。
“哎,无晏那小混账,借了长公主的汗血宝驹不知道又野到哪里去了。”
苏霖闻言,抬起目光,看了苏青梧一眼。
苏青梧神色微动。
*
祝夫人说是借了长公主的汗血宝驹,其实祝无晏根本是硬抢的。
长公主那汗血宝驹是她的宝贝,从不借人。
祝无晏在马厩只同看马的太监说了一声,不理会那太监阻拦,直接解了马绳翻身上马就把马骑走了。
当时谁也不知道祝小将军抢了长公主的马要去做什么。
祝无晏纨绔在外,谁都只当祝小将军是自己纵马玩乐去了。
除了簪花比试时,在献艺台的后头,看见了祝无晏和汗血宝驹的女使。
还有苏青梧。
苏霖没亲眼看见,但路上相遇匆匆一瞥,再加上祝夫人的话,也猜到了。
祝无晏夺马的时候是当机立断,回去还马之时,却就没那么轻松了。
看马的太监好端端丢了马,生怕脑袋和脖子要分家,死死守着马厩,擎等着祝无晏回来。
祝无晏一回来,小太监大有祝无晏不亲自去同长公主说明情况,他就立地自裁了事的架势。
祝无晏也没想牵累小太监。
送完凤尾琴,在献艺台后悄悄看完小青梅的献艺,他勾勾唇,坦然去见长公主‘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