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难哄小说网 > 太守宴也 > 第1章 第1章:滁州

第1章 第1章:滁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这莲花样式又是如何制成?”

“我找工匠雕刻了模具,除了莲花之外,还有桃花、海棠、牡丹等等样式,出家之人与莲为伴,我就用了莲花模具。”

“郁雾小友有心了。”

“哪里,哪里。”陆郁雾摆摆手,“若是寺内香客、香火钱多了起来,身为改善寺内伙食之人,我也是与有荣焉。”

她单手撑在桌子上,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品尝着面前的剩下的两道美食,除了一道素烧什锦外,还有一道用冬瓜做成的菜。

看着把冬瓜送进嘴里的僧人,他起了捉弄的心思,看着他平静无波的那双眼睛,几乎是想也不想地开口,“主持这道菜是冬瓜酿肉!

看着僧人吞不下去也舍不得吐掉的表情,陆郁雾笑得前仰后合,最后竟险些向后摔去,幸得僧人拉住手腕才幸免于难。

指尖冰凉的触感,让她忍不住微微垂下头,脸颊泛起一抹淡淡的红晕。眼角余光所及,皆是那双修长而骨节分明的手指。

她心中暗自懊恼,刚才的举动似乎有些过于有失体统。

“捉弄主持,倒是苦了我自己。”陆郁雾站起来看了一眼面前毫无波澜的僧人,语气带了一丝委屈,“莫不是你们出家之人都和二郎显圣真君一般,有第三只眼睛。”

低下头整理衣衫的陆郁雾没有看见面前僧人转动持珠的手微微慢了一拍。

整理衣衫后,她在僧人面前再次坐下来,“这冬瓜酿肉里的肉不是肉,而是豆腐所制成,主持可放心吃。”

“据说天竺、西域那边僧人也可吃肉,吃的是三净肉,怎么传到我们这里却成了不吃肉了。”

“我们自成一派,自然与西域、天竺有所不同。”僧人好心解释。

“说的也是,西域、天竺哪里能与我们相比。”陆郁雾说着又夹了一块山药红枣糕放进他的碗中,“你们出家之人过午不食,多吃点。”

话虽如此,陆郁雾却也只夹了两块糕点放入盘中。

“有劳郁雾小友这些年为寺内付出,若非有你相助,寺内斋饭也无法得到改善,不仅香客多了,就连吃斋饭的人也多了起来。”僧人双手合十,脸上带着几分诚挚。

“主持说的哪里话,这不都是应该的吗?”陆郁雾不以为意地摆摆手,“哪里值得主持如此感激。”

“郁雾小友尚未及笄尚且是个孩子。”

看了一眼僧人脸上表情,陆郁雾继续道,“你也知道五年前陆家遭遇的变故,这场变故让我们意识到必须有所改变,才能避免类似的困境再次发生。”

“这些年来,我们一步一步走到今日,也算是有得有失;前些日子,怀嵩楼的东家高价将我们的庖子请了去,却发现他虽然能模仿菜品的外表,却无法掌握精髓。”

她的脸上露出几分讥诮,“今日听娘亲提起,那庖子竟还妄想与我们重修旧好,但覆水难收、破镜不能重圆,又哪里还能有这样的好事?”

陆郁雾不欲与他交谈这些琐事,便摆手道,“这种小事怎能污了主持耳朵,倒是平白叫你看了笑话。”

主持轻轻摇头,微笑回应,“小友此言差矣。人间百态,世事如戏,听闻这些趣事,倒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他拿着木箸,细品面前的美食。

“郁雾小友的思想总是独特,与众不同。”主持放下木箸与她交谈,“每次与小友畅谈,都仿佛在阅读一本浓厚的古籍,收获颇丰。有时候反而是我的思想过于狭隘。”

陆郁雾略显羞涩地搓了搓衣角,“主持谬赞。倒是每次与你聊天,都让我心境开阔,心胸豁达。仿佛置身于高山流水之间。”

刚开始,每当她感到心烦意乱,她总会来到这里,聆听僧人的诵经声和坐禅的宁静。对她而言,这也是一种内心的修炼。

特别是她早就对琅琊山上开化禅寺的④智仙禅师心生敬仰。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和这位智仙禅师成为友人。

他学富五车,不过二十有三的年纪,不仅能与任何人侃侃而谈,更是已经担任开化禅寺的住持。

“此行去吴中讲学,是否听闻哪些趣事?”陆郁雾饶有兴趣地询问,“听闻吴中乃是一方宝地,⑤张懿孙曾有诗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你此次前去讲学之地是否便是这寒山寺?”

“师傅与寒山寺的方丈如来渊源深厚,因此受邀前往讲学。此行吴中,倒是遇见一位颇有意思之人。”

“何人?”

“正是因新政而被罢黜于吴中的苏公。”

陆郁雾思考着智仙的话,才想起这位苏公便是修建沧浪亭,写了《沧浪亭记》的那位苏公苏舜钦,他与欧阳修、梅尧臣乃是好友。

陆郁雾眉眼间带着些许笑意,“苏公因新政失败罢黜而至吴中,我虽不知朝廷之事,但新政一事敢为人先者当值得后世称赞,流芳千古。”

“郁雾小友如何看待新政?”

陆郁雾看了他一眼反问道,“主持可知新政为何失败?”

察觉到智仙主持的眼神,她小声开口,“新政之所以失败,原因大致有三。自建国以来的遗留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再加上朝廷内忧外患,官家心性难免不定,踌躇不决,此其一;其二,缺乏对现状的判断,对统筹全局的规划,以及缺乏周密的部署;其三,新政的实施触及了某些人的利益,他们激进抵制,反对新政……其实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这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注定是不会成功的。”

陆郁雾的声音微微一顿,“单就这件事而言,可能会改变一些遗留的问题,但他们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智仙笑了笑,“郁雾小友的想法倒是与旁人不同。”

“故而称之为‘胡言乱语’。主持也莫要放在心上。若是因此责怪于我,那我可不依。人生少一知己,乃是憾事。”

“郁雾小友不过是心思细腻,想法与旁人不同,我又岂会因此疏远郁雾小友。”智仙说着便双手合十,“贫僧乃是世外之人,早已看淡人间之事。”

“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智仙话音刚落,陆郁雾的声音便紧跟着响起。

随着交谈深入,智仙透露出一个消息:知滁的太守欧阳修即将抵达滁州。

“郁雾小友,你与欧公有何渊源?”

陆郁雾听闻此言,目光闪烁,毫不掩饰目光中的敬仰之情,对智仙坦言,“欧公,我对其敬仰已久。”

她细数着欧阳修的佳作,如《与高司谏书》《戕竹记》《朋党论》等。

“我想要一睹其风采,若是能拜入门下,那便是三生有幸。”陆郁雾看着智仙笑道。

“主持,你说若是我们姐妹三人拜入欧公门下,不知他是否会收下?”陆郁雾双手合十地看着他,那眼神虔诚而热烈,像是对待高高在上的神祇。

智仙没有直接回答,他的手轻轻落在陆郁雾的头顶,赐予她祝福。

他温和地开口,“郁雾小友,你的才华和品行定会得到欧公的欣赏,你在众人心中本就与众不同。”

陆郁雾有些羞涩地低下头,谦虚地表示自己的不足。她接过智仙递过来的茶盏,轻抿一口,润了润嗓子,继续道,“虽然我等有心拜师,但仍需欧公点头。未知他是否愿意收纳我等。”她的话语中充满了期待与忐忑。

她坐在石凳上,阳光洒在她的身上,仿佛为她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环。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期待。

智仙双手合十,“郁雾小友所求,自然得其所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