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琴对于大家的调笑,很无奈,“哪的话,这才刚开始呢。娃们胡闹呢,现在我们可管不住,只能由她们来了。”
对于孩子胡闹这件事,在坐的诸位都是发言权的。
翠花婶想起了自家闺女,叹了口气,“妮儿估计是在外受气了吧。现在孩子在外面压力大着呢,前几天我看我家妮儿发朋友圈,说加班太严重了,头发都秃了。”
“你家艳菲对吧,她们医院就是这,护士就是得经常加夜班。夜班上多了可不就容易脱发吗。你没事了多寄点鸡蛋,给孩子补补。”
声音响亮,云卿一听就知道是周家的婶子,叫徐爱红。长得个高,声音也洪亮的不行,是她们村的妇女主任。
“她们年轻人就是这,熬一熬就好了。这工作稳定呀,其他人羡慕都羡慕不来呢。”忙碌的间隙,云卿抬眼瞅了瞅。这个说话的是范家婶子,名叫陈红。她是这里面岁数最年轻的,但是看起来是最老的,方圆脸,头发麻利的挽着,说话细声细气的。
她显老是因为范家叔叔前几年腿受伤了,现在在家做木匠活,而外面、还有地里的大部分活都靠陈红支应。好在范家的两个孩子现在都已经出来上班了,大大的减轻了家庭的负担。
“这社会压力都大,年轻人苦,咱们这辈人也是苦汤子泡出来的。”随后也不知道谁轻轻嘀咕了一声。
云卿对这个很赞同,现在大家每个人的压力都大。不过话说回来,ZF的政策现在一直在向农村、农民方面倾斜,她们这些村里人的生活也慢慢的越变越好了。
君不见数十年前村里面还是黑灯瞎火,交通不便,现在有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出门都方便多了。
“哎,别提了,我家两个男孩,想娶媳妇,得买两套房车。哎,我家那口子,过完年就出门,这一整年都不能回来。”
话音略带些忧愁,这个是孙家的婶,名字叫刘牡丹。云卿回忆起前天看见她的样子,容长脸,略有些清瘦,眼睛细长非常有古典韵味,就是眉目间愁绪比较重。
她接着道,“原来打算等着春耕过去,家里由我公婆帮忙看着,我去市里找个饭店洗碗去。要是宋琴你家一直有活就好了,哪怕一天100块钱,至少咱吃住都在家里。挣的钱,全部都能攒下来。”
宋琴听着大家的话,笑笑没说话。村里每个人的情况,她基本都有了解,也有心帮忙,但是这农活确实不太确定,她不敢打包票。
大概用了4天时间,所有的工作才完成。云卿每天晚上都悄悄的给这些苗苗输送一些灵气,这也就导致了这些苗苗长势特别喜人,大概一周的时间就长好了真叶,准备要开始移栽到地里了。
一到晚上,云卿就偷摸的聚集一些灵气,施展记忆里的布雨法决,没想到挺管用的。这几天每隔一天,她就要下一阵灵雨,时间不久,雨势也不大,大概20多分钟的毛毛细雨。
不过云汽聚集不散,便形成了薄薄的雾气,一直笼罩在三山村上空,滋润着万物。只等太阳升起,才慢慢的蒸腾散了开去。
干枯的荒草已经被新生的植被覆盖,现在远远望去,整个三山村都被绿意萦绕,整个看起来春意盎然。
地边生长的野菜都变的格外肥美。这几天宋琴和云奶奶在地边摘了好多荠荠菜、刺儿菜,还有白蒿,做成蒸菜,配着辣椒水、蒜汁好吃的不行。
家里的鸡也比之前下蛋勤快了,因为之前11只鸡,每天就收五六个鸡蛋,这几天,每天能收10个。
远在外地的云瑜也没被忘记,被寄了一大兜的野菜和鸡蛋。还有云三叔,最近来帮忙,每次都会带点野菜回家。
提了野菜,就不得不提三山村漫山遍野的野桃、野杏。它们竞相开放,比往年热烈了许多,深深浅浅的粉色,给整个村子罩上一层粉色的轻纱。浅淡的雾气,配合这浓烈的色彩,间或夹杂着翠绿的松涛,此时的三山村就是一幅无人欣赏的油画,静谧的绽放着自己的美。
不过云卿家与之相反,喧闹不少。
一大清早,太阳偷懒还没越过东边的群山,雾气便还未散去,依旧缠绵在三山村。今天的雾气格外大,隔一米远的距离都不看清楚了。
云为民一大早的就起来,他感受着这凉丝丝的雾气,深吸一口气,只觉得,满身的睡意都被驱散,整个人瞬间清醒。但是并不是被冷到,而是全身细胞被激活那种愉悦之感。
而隔着几十米远的马路被薄雾笼罩,看不清人影,但是隔着老远,还是能听见里面的夹杂着谈话声。
云为民一听,估计是来家里帮忙的,赶紧打招呼:“老陈,你们今天来这么早呀。”
那头也不知是谁,皮皮的回应,“哎,财主家今天有活,可不得来早点。”
接着还有人起哄,“是呀,财主今天看我们这么勤快,得多犒劳一下呗。”
“哈哈……”隔着雾气,实在是分辨不出人,只听里面有爽朗的笑声传出,气氛很是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