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把小马扎,几位男士还拿着一根钓鱼竿,而女士们则是拎了一个塑料小桶,沿着村里宽阔的水泥路往水库而去。
水库位于村子的西面,刚好处在一个峡谷之间,大概有三十米宽,水比较浅,大概一米多深,最深处也不超过两米。因为三山村以及其他的三个村子都没有乱砍滥伐,所以这个水库的水质特别好,清澈见底。
众人走到水库,库区周围的太阳能路灯已经开始工作。昏黄的灯光照射在水面上,泛起粼粼波光。
“哇哦,这个水质好棒呀,都可以看到水底的砂石了。”张晴很是惊喜,站在修筑的大坝上往下看,一眼就可以水底,里面的小鱼,水底的石头、沙粒,还有油绿的水草都看得一清二楚。
“我们村子每户人家都分到了至少一亩地的池塘,大家养鱼都在自家池塘,所以水库的水质都比较好。”云卿解释道。
“养鱼就需要投喂,还需要种植一些水草,时间久了水质就坏了。”周荷对此很赞同,她们村子现在剩下没几户人家了。前几年有几户人家有养鱼、养鸡、养猪的,将村子里面搞的臭气熏天,还是投诉到ZF,被勒令整改了,这才好一些。但是之前清澈的小河,整洁的马路,再也回不到之前的样子,到处都是粪便留下的痕迹,如此回家的人就更少了。
“现在这样多好,里面自然生长的鱼密度小,水里面自然生长的水草就够用了。这样水质也好,大家还有个休闲玩乐的地方。”张晴是做新闻的,她出去采访还是见过不少世面,因为发展产业,导致环境污染的不在少数。对于三清水秀的三山村,她还是期待它一直是这个漂亮的地方,等以后发展起来,还可以搞旅游业。
想到旅游业,张晴提议道,“云卿,你们这边环境这么好。可以好好修整一下,我们这边可以写个报道,如果能吸引人来游玩,那大家的就多了份收入。”
“云卿,你晴姐可是南江日报的记者。别看现在纸媒的影响力下降不少,但是有这个官方媒体报道,这是个非常好的宣传机会。”周荷在旁边解释。想想三山村这么好的自然景观,好好开发一下,就算做个旅游区不行,但是发展农家乐还是可以。
听到张晴是记者,还准备帮忙先宣传三山村,云卿心里有太多想要感谢的话,不过话到嘴边,就只憋出一句干巴巴的,“太谢谢你了,晴姐了。”
看着小姑娘两眼放光,说话却有些语塞。张晴乐呵呵的,“哎呀,看看都高兴傻了。不用客气,如果到时候宣传效果好,你可得免费招待我。”
云卿用力点点头,“晴姐放心,以后你来这里,我们都不收费了,免费吃喝、免费住宿。”
如果省报能够报道一下她们这个小地方,那可是泼天的富贵。君不见,中洲市报道了下辖一个偏僻的村子的樱桃,一时间这个村子就火了,不仅樱桃热卖,就连该村子也变成著名的旅游景区。
“哈哈,别欺负老实人了。走,现在天色还早,我们去那边看看萤火虫吧。”周荷看着张晴欺负人,赶紧插话,不然这两人客套下去天都黑了。
“行,我走前边给大家引路吧。”云卿率先走在前面,旁边还跟着两只肥猫。小家伙在前面蹦蹦跳跳的,扑草、咬尾巴玩的不亦乐乎。
这个水库旁边的山势比较缓,生长着不知名的野花野草,其上盘悬着零星几只萤火虫。
水库周围一圈都被垒砌的砖石隔开,还修建了围栏。旁边则是有将近2米宽的水泥路,所以在这个路上走倒是不用担心草丛里面会有蛇虫出没。
隔几米,还有一段向下的石阶,一直延伸到水里。这个倒是满足了大家伙想要玩水的需求,周荷、张晴结伴走下台阶,伸出手去撩拨平静的水面。
……
女士们绕着水库闲逛,男士们则是在钓鱼。
“鱼不是很大呀。”郭云手里拿着杆子,心里有点惋惜,水里的鱼好小,看起来就一个巴掌大。作为一个钓鱼佬,他很难受。
不过他还是抱有希望,万一这里的鱼傻呢,他偏过头向云为民询问,“云大哥,这里的鱼好钓吗?”
“哈哈,我没钓过鱼不咋清楚。”云为民搔了搔脑袋,憨笑,很是真诚的回复。
他们村子想吃鱼都是去自己的池塘捞鱼的,只有村里的老孙,陈老三这几个喜欢钓,不过他好像记得大家总共没钓到几次吧。不过这会他不好说,毕竟没有亲眼见过。
没有判死刑,郭云内心还是有些期待的。他用自己良好的视力挑了一个鱼稍多的地方,放下马扎坐好,然后给鱼钩挂上自己买的进口的鱼食,抛下鱼钩,然后心满意足的等待鱼儿上钩。
旁边的郑铎有样学样,还蹭了点鱼食,找了靠近郭云的地方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