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连续几日烈日的烘烤,勘测及考察,众人才敲定最终的方案。
水利的修建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再加上他二人不可能常驻于此,修建一事只能交给当地官兵共同合作,他们只需完善敲定即可。
“虽说本宫日后不常来此,但水利的修建还望各位大人放在心上,不可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殿下放心,下官定竭尽全力。”
一旁默不作声的程煜南忽道:“最好如此。待我们走后,会着人不定期上报这里的情况,若有隐瞒,绝不姑息!”
他的话一出,那些想要暗里搞事的人纷纷歇了心思。
众所周知太子殿下性情温和,宽厚仁慈,没有上位者的架子,完美继承皇后的性格。
但他身边的程煜南却不好相处,不仅孤僻,冷若冰霜,做事也不留情面,根本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一个不对,就很容易遭到对方的讨伐。
总而言之,就是心眼子小,记仇,还毒舌。
尽管如此,整个北凌国也没人敢对他怎么样,只因为他的背后不是别人,是当今天子,也是他的伯父。他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是皇上的态度。
顾泽安则相反。他的母妃是因为前皇后崩逝才被册封的,能坐上皇后这个位置不凭家世权利,全凭皇帝念在她的懂事,与世无争。
皇后的母家没有什么实权,自然就不参与朝堂之上的纷争,更别提为顾泽安助力,顶多在朝上打个嘴仗,其他的一概不管。
一家子都是一副随遇而安,看破红尘的状态,就连顾泽安也不例外。
相较于顾泽安,顾明卓明显要有野心得多,不仅是他自身,也得益于他的外祖父,那位镇国大将军。
正因如此,朝上拥立顾明卓为太子的风向呈一边倒的趋势,顾泽安的呼声寥寥无几。
而程煜南的出现,正好弥补了顾泽安母家的不足。
千门阁以前隶属于皇帝,只为其卖命。自从当今天子上位后,便拨给了瑞王,后又转到程煜南的手中。
有了千门阁的助力,再加上皇帝的推波助澜,顾泽安才能和顾明卓分庭抗礼。原本的风向渐渐回暖,观望的人也逐渐变多,剩下的,便是他二人间的对决。
对权利从不上心的顾泽安被迫走到漩涡中心,任他如何挣扎,如今也成定局,他不得不踏上这条不归路。
得益于他的仁厚,也败于仁厚。作为皇子的他温和有礼,俨然一个翩翩公子,对待寻常人更是和蔼近人,关怀备至,把‘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刻进骨子里,广爱世人。
他的这些品德正是顾明卓不曾拥有的,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被皇帝拎到众人眼前。一个贤明的君主,往往要比一个崇尚暴政,重视阶级划分的君主更得民心。
听到这话,顾泽安微微一笑,安抚众人,“世子在和各位开玩笑呢,大人们不必多虑,竭尽全力便是。若是碰到拿不定主意的,可以递上书信,本宫会尽力为各位出谋划策。”
得了他的承诺,众人稍稍松了口气。无论如何,还有太子在背后撑着。
他二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堪堪给众人吃了定心丸,旁的心思也是不敢再生出。
“既如此,诸位便去歇息吧,这些日子辛苦了。待到明日再行招募。”
一连几天未曾停歇,好不容易有了半天的休息时间,众人马不停蹄退下,恨不得脚下生风,飞快回到家休息。
水利的修建不可能只依靠士兵,百姓的力量也要调动起来。一旦招募结束,接下来的日子更不好过,不为别的,这么大热的天,就算是监工也要脱层皮。
其他人走后,何迁将桌子上的图纸卷好放到一旁,期间他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顾泽安。
对方不愧是博学多才的皇子。这些图纸均是他挑灯所绘画,哪怕最小的事也是亲力亲为,从不假于人手。
这些天相处下来,那些对他的传闻看来不似作假,与他的相处可以说如沐春风,比起那些阴晴不定的上位者,他实在是要好相处得多。
倘若他真的能登上皇位,对于百姓来说,也不缺为一件幸事。
这时,一个续着长长胡须的中年男子火急火燎地走了进来。
“殿下万安!”
不待顾泽安开口,男子继续说道:“经过这几天的考察,下官将新的耕种方法交给了各官员,已经下令让他们交给耕农,另外,荞麦耐旱耐瘠,适合种植,下官也已经将其尽数交出。”
“有殿下坐镇,那些百姓一呼百应,也没有其他的想法。”
看他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脸急得通红,顾泽安不禁疑惑,“既如此,大人可还有要紧事?”
苏央于农田耕作一事极为精通,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将对方带在身边的原因,在这里,对方能发挥最大的用处。
三人盯着他看了许久,苏央冷不丁冒出一句:“没了。”
何迁:“那你……”
跑这么快做什么……
苏央继续道:“所以,下官何时能够休息?”
本来是想慢悠悠来汇报的,却不想在半途听闻那些老匹夫能休息了,那还得了!
遭了那么几天的罪,他也要休息!
三人:“……”
顾泽安笑道:“当然可以,今天不做任何安排,不过,明日大人还是要去田里监督一二的。”
闻言,苏央的脸一垮,默不作声擦去头上的汗水。
敢情说来说去,就休息半天啊,那那些东西高兴什么,白欢喜一场!
看出他的不愿,顾泽安好脾气地哄着:“这些日子确实辛苦大人了,情形所迫,愿大人能够谅解,待事情解决,回京后再让大人好生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