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人,我身为大梁将士,生死皆为大梁。”晏山青的话不卑不亢。
宋玉眼看晏山青拿着长枪直逼南铭脖颈,本以为南铭会躲,没想到他还没来得及反应,晏山青抬脚踹在他小腿。
南铭一个趔趄,险些滚下台去。手中的剑抵在台缘,用力下压,将他弹了起来。可为时已晚,晏山青的长枪已经逼在他喉口:“南大人,你输了。”
南铭毕竟年纪小,这么输给战败国的将军,心里不舒服,可愿赌服输,也只能拱手说一声:“承让,晏大人!”
宋玉原本一直提着的心这会终于落地。
又听南铭说:“晏大人,这才是第一场,俗话说‘事不过三’,咱们三局两胜,这一局我甘拜下风。可晏大人,我一定会赢你!”
这话又让宋玉的心吊了起来。
身处弱势,有求于人,晏山青只得答应南铭的要求:“南大人说得有理,若南大人再败,可不许再反悔!”
南铭自知理亏,不敢再造次:“我说到做到!”
第二场,南铭指定要比射箭。
射箭是大燕的国艺,南铭这是以己之长攻人之短,赢了不一定光彩,输了肯定颜面扫地。
据说,大燕男儿自幼习武,人人都要学射箭,出门如果说自己不会射箭,那就要被人笑掉大牙。因此,燕国又称“马背上的大燕”。
这一局,南铭势在必赢,冲场下的宋玉挑了挑眉。
晏山青紧抿嘴唇,不动声色地黑了脸。
靶场,五局三胜。
南铭迫不及待地射出第一箭,正中靶心。
宋玉心上一惊,看来这一局晏山青必输无疑。
接下来她有些不敢看,正要闭上眼睛,突听“嗖”一声,又听底下有人小声叫好,她才敢转眼去看,见晏山青的箭与南铭的箭并排正中靶心。
南铭又射出了第二箭,依然毫无悬念地正中靶心。
宋玉两只拳头攥紧抵在胸前,眼也不眨地看着晏山青双臂绷紧,放出第二箭。
“嗖”地一声,弓箭正中靶心。
接下来的两局,两人都是平局。
眼下便是最后一箭,如果依然是平局,只怕只能拼到分出输赢为止。
南铭信心十足地射出最后一箭,正中靶心。
宋玉手冰凉,这晏山青再怎么厉害,也只能与南铭打个平手,原本充满期待的心又悬了起来。
南铭得意地看着晏山青,这一局他必须要赢。
可晏山青显然不是吃素的,他拉起弓,对着靶子松了手,只见那箭镞“啪”一声将南铭正中靶心的那只白羽箭劈成两半,正中靶心。
宋玉的心疯狂跳跃,几近狂喜。
南铭不可思议地愣在那里看着晏山青那支射中靶心的箭镞,半晌才佩服地说了声:“我认输了。”
与南铭一同前来的使者在台下捶胸顿足,连连叹气。
南铭却一改之前傲气,对晏山青刮目相看:“晏大人!你是我见过最厉害的大梁勇士。”
晏山青拱手:“南大人箭术高超,晏某不过是侥幸才赢了大人。而且晏某有必胜的理由。”
南铭用钦佩的目光盯着晏山青,终于想起自己来这儿是为了接宋玉去见大燕的皇帝。
“晏大人,我愿赌服输,请晏大人随我一同护送宋玉姑娘上路!”
宋玉本来还担心自己会孤身上路,眼下有了晏山青,心里雀跃着。
南铭出了靶场,朝宋玉走来,谦逊地说:“宋姑娘,我大燕皇帝一直欣赏姑娘的戏曲,这一路就辛苦姑娘了。”
宋玉上前施了一礼,莞尔一笑:“南大人有劳了,我宋玉自幼贫苦,不怕辛苦,何况还有晏大人和南大人作陪。”
一句话引得南铭爽朗一笑:“宋姑娘说的是。那咱们即刻启程吧?”
晏山青把军中事务安排妥当才随南铭上了马。
宋玉则坐上大燕派来的马车,头一次坐这么舒适的马车,不一会儿就沉沉欲睡。昏睡之际,隐约听见鼓乐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