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晏山青在家闭门思过好几日,刚想出门看戏便发现门外被人堵得水泄不通,这才知道自己成了那女人成名的垫脚石,不由哭笑不得。
也罢,不出门便在家里读书也好,早就被他爹晏风亭催了好几次,他也该收收心准备去东京了。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刚读了几天书,就收到梁大人的口信:文家班走水了,是否就此机会把宋老板纳入花戏楼?
晏山青心里一动,这么好的机会不能白白浪费。
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把她夺过来,晏山青平静的心脏又疯狂跳动起来。
于是就有了第二次会面。
晏山青想听《断桥》,理由很简单,他马上要去东京了,他想瞧瞧这女人对自己不舍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果然,他又被她的表现打动了,恨不能把她糅进自己的身体里,可他不能,只能用条件交换她的真心。
之前写信到东京隐隐探过他爹晏风亭的口风,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但得到一个暗示:晏家的儿子必须要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子为妻。
慌乱之中,他不得不暂时压下自己的一切冲动,先去东京参加科举。
临行前,他想多看她几眼,可寥寥几句又把她激怒,闹得不欢而散。
看见她愤然离去,他追了上去,不敢向前,只是偷偷地跟在她后面。
看着她单薄的背影在雨幕里影影幢幢,浑身湿透的晏山青心里揪成一团。直到她进了戏班,他才跌跌撞撞地回了家。
夜里起了高烧,梦见他娘直指他说:“青儿啊,你怎么把她惹生气了?”
烧得迷迷糊糊的晏公子在床上躺了大半个月,好了之后便直奔东京。
为了取得功名发奋读书,晏公子连桑公子的日常邀约都一并拒绝,每日除了读书就是读书。
一向严格的晏风亭瞧着日渐消瘦的儿子心疼不已:“青儿,不要总闷在屋子里看书,也出去与那些贵门子弟多交游。”
晏山青却说:“爹不是教育孩儿多读圣贤书?晏家子弟只忠于皇帝,忠于江山社稷,不攀附权贵。孩儿谨遵父亲教诲。”
晏风亭一听他搬出自己的话,又是叹息又是摇头。
皇天不负有心人,晏公子高中状元。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回陈州看她,可为了让自己能有和父亲谈判的筹码,他又等了一年,成为了户部侍郎。
再次与她相见,他心里翻腾如潮水,可面上还是平静无波。
两年不见,她的变化很大,从一个小姑娘长成了一个小女人。
连自己都需要人保护,她竟然要去保护那些孩子。
晏山青惊讶于宋玉的勇气和毅力,这时候他依然觉得宋玉不过是小小女子,翻不起什么风浪,顺手帮一把不过是为了能看见她的笑容。
就在这时他忽然冒出一个念头:把她带走!
为了达成目的,他选了最疯狂的手段:绑架!
早在他离开东京之前,就与晏风亭达成了共识:只要他娶的是个安分守己的女子,晏风亭就不会干涉。
可宋玉是安分收己的女子吗?在他爹眼里,唱戏的是下九流。
他要给宋玉换一个身份,让她留在自己身边做贤妻良母,永远做他的贤内助。
但一身反骨的宋姑娘拒不同意,以绝食来明志。
他没有办法,只能换种方式让她留下来。
那天他放走了她,安排乳娘安婆婆接近她,给了她一个安身之所。
万万没料到,她居然在景王爷的梨园楼又做回了本行,成了花旦。
晏公子处心积虑,让皇上把景王爷的花戏楼转移到户部管辖。
志得意满的晏公子终于把宋姑娘纳入自己麾下,每天都要偷偷去看一眼,还动不动就上演表白大戏。
为了获得宋姑娘芳心,晏大人再次发动自己手里的资源,让宋姑娘又当了一回善人,把广济院里那些外乡孤儿全都聚齐起来,让宋姑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养了起来。
老谋深算的晏大人靠着自己万里挑一的形貌和深情粘人的个性终于得到宋老板芳心暗许。
只是好景才开个头,就迎来了当头棒喝。
他爹要求皇帝给他赐婚,但他断然拒绝。
结果自然不好,皇帝震怒,一气之下打发他去边关打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