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长公主
赵惜出生时,正值武帝病重。
皇家子嗣稀薄,她和太子并非一母同胞,年龄差距又大。武帝忧心自己去后,女儿不能受到很好的照顾,因此赐她“如意”二字,作为封号。
这代表着武帝的态度,亦是对女儿的祝福和期许,希望她能一生顺遂如意。
然赵惜命运坎坷,自战场上绑定无字书,预知到昭国会灭亡后,一心想改变命运。
可死而复生活了三世,也折腾了三世,都没能挽救昭国。
跟叛贼同归于尽前夕,她哀莫大于心死,亲自毁了无字书,“既然前尘已定,不管怎么改变都会殊途同归,又何需一次次重生自苦?”
此时的心态明显全线崩溃,她不想再努力,只乞求自我毁灭,亦不期待有来生。
谁知还是重生了,只是这次情况不同。
赵惜逃离了昭国这座樊笼,不再是原来的她,而成了另一个人。
现今是华国,1965年冬。
赵惜拥有原主的部分记忆,她记得数月之前,收到京大中文系录取通知书,学校老师和同学纷纷道喜。
不久家人在站台送别,火车启动时,他们边跑边挥手,是那么依依难舍。
入学报道没两天,学姐趁着晚上串宿舍,为社团招新。舍友们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一人被忽悠着加入了好几个。
随后系里选修课表下来,大家又发愁自己报哪一门合适。
诸如此类的事件里,她记得那些熟悉的人。
对于某些有过一两面之缘的学姐或社团成员,并不能称作熟识,她就只知道有这么号人,无法具体对照上脸的模样。
不过仅是这些,也足够赵惜了解这里了。
她自言自语道:“赵姑娘,你是个好人。本宫占了你的身体,会妥善使用,孝敬照顾你的父母……”也会帮你报仇。
承诺完毕,赵惜朝身后看一眼被缚的双手,不停地转动手腕,三两下就挣脱了绑着的绳子。
她一个鲤鱼打挺,站起身,开始打量身处的这间屋子。
顶上木梁和椽子破败朴旧,室内光线暗淡,更增几分冷意。
靠墙边有张土炕,上面堆着一团被子,已经脏到看不出本来的花色。
这里应该是个不常住人的卧房,摆设相当的简陋。只在窗前有张实木方桌,桌角磨损磕碰,显然有些年头了。
再往上,窗格糊得纸微微泛着黄,窗框连接墙壁的地方还长着霉斑。
赵惜耸动鼻子,似乎能嗅到空气中潮湿腐朽的霉味。如此邋遢的地方,她长这么大,也算是平生仅见。
以前在军营睡帐篷,兵士操练体味大,担心熏着人,非战时是会主动跑河里洗澡的。如果那会兵士敢这么邋遢并熏着她,她非得让对方吃顿教训。
房门关着,不暇一丝缝隙,应该从外面锁上了。
赵惜思忖,光头称红衣女人为莲姐,还在第一时间下狠手把自己打晕,充分说明两人关系匪浅,更甚者他知道莲香干了什么勾当。
就不晓得他把自己关在这里,想干什么,时间又过去了多久。
侧耳细听,外面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正是逃走的好时机。
赵惜朝房门走了两步,才想起脚上还戴着镣铐,大概光头怕她挣脱后,藏在门里偷袭,没敢全用绳子绑。
两只镣铐之间有根铁链连接,其长度很有限,约摸有胳膊那么长。中间还坠着条铁链,一头延伸出去,栓在实木方桌的桌腿上。
赵惜试探着拽了拽铁链,见方桌没有被拖动分毫,不禁感叹:“没想到一张破桌子,用料还挺扎实,够沉的,拉都拉不动!”
她走近两步,俯身拨弄铁链,发现桌腿底部的造型设计略微有些特殊。
其整体形状看着像个大肚花瓶,比上边的平滑部分粗壮了不少,因此铁链正好落在大肚子位置,再往下便卡得结结实实。
仔细瞧方桌木料,似是酸枝木,质地相当坚.硬。如果她想凭借蛮劲硬扒铁链,是扒不下来的。
唯一的办法只有弄断桌腿,但以她现在的身体素质,恐怕没那么容易办到。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①
此时此刻,赵惜无比想念当公主时那一身武功和力气。
她自幼讨厌规矩束缚,不爱红妆爱武装。
武帝对此不但不阻止,还很是支持,在她满四岁后,就命人带她进入崇武殿,和太子一起习武。
武师父们觉得此举甚是荒唐,不愿意教她,向武帝请奏,说如意公主该学些礼仪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