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在欢笑中度过,郁青被高峤送回家。
她站在客厅窗前。学校还没有正式开学,路上只有零星几个路人。新抱回家的书丢在茶几上,同那份高如阜的遗嘱一起并排。
遗嘱是在高峤家发现的,那么高峤肯定早就知道这件事。郁青回忆起今天高峤难看的脸色,她对自己的试探并不后悔。反正她早就知道无论自己做什么高峤都会原谅她。
为什么会这样呢?
郁青转身走到卧室,从床头柜的抽屉里拿出一瓶止痛药。
她给自己倒一杯温水,吃药的时候想起爸爸妈妈。
她们的事故案件在两个月前由法院处理完毕。肇事司机被判处两年有期徒刑,赔偿一百万。郁青听到判决时在法庭上想要提出异议,但又被律师拉住。她说肇事司机认罪态度良好且积极,现在的结果已经可以算是判的很高了。
但是两年,一百万,结束的是她父母本该拥有的几十年的生命啊。
郁青不明白为什么爸妈去世以后,这个世界和她从前认识的截然不同。欠债还钱,杀人偿命,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吗?
良好的认错态度换不回她的父母,一百万也买不回她的家。
这不公平。
一点也不公平。
郁青放下杯子,在茶几前坐下。
她推开自己的新书,重新拿起那张本该待在抽屉里不被人发现,不被人想起的遗嘱。
她也见过遗嘱,父母的。哪怕是打印的墨字,爸爸妈妈对她的爱和担心也明晃晃的从其中溢出来,丝绸似的包裹她的身体。她们总是想让郁青少受一点委屈,多一点开心。所以她们想尽办法打点好一切的事情。
尽管郁青在接手郁园餐饮以后还是遇到很多乱七八糟,难以招架的事情,但她很清楚那只是爸爸妈妈还没有来得及为她铺平的路。她已经足够幸运,有真心爱她的父母,父母身边一起工作的人大多数都是一心的,没有人趁着她新上任什么都不懂而作乱,也没有遇到真正的想要抢走她家企业的坏人。
而高峤不同。
从郁青有记忆开始,高峤是她家人唯一会提及的她该学习的优秀对象。但随着她们渐渐长大,郁青听到最多的就是高峤‘叛逆’。
大家说高峤不听话,不懂事,总和父母顶嘴。长大后的郁青也常常拿这些话回怼爸妈:“不是让我学高峤姐吗?还好我没学吧,否则我就该把你们气的高血压了。”
高峤去英国读大学,毕业以后回国开酒店,后来和祝芳岁交往。
在此之前,大家都以为高峤会读高如阜所在的川市理工大学,毕业以后当老师,年纪大一些就和她姐姐柏岭一样嫁人生子。高峤的每一件人生大事都偏离大家对她美好人生的预设。高如阜在提起大女儿时总是骄傲,但提到小女儿时便会笑着面露难色。
久而久之,高峤就成为了自私反叛的代表。
郁青后知后觉,高峤在外的风评越来越不好,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父母并不会在外人面前维护孩子,他们还会故意让外人发现孩子的‘不听话’。从前郁青不理解高峤为什么好好的家不待,非要跑到外面做生意买房子。她曾坏心眼的恶意揣测过高峤贪财、爱表现。
而在高如阜的遗嘱面前,郁青切实地认识到,这个世界真的和从前自己看到的截然不同。
——这也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