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制硋?长见识了!雅韵真的在用心做文化传承。”
“看完这些,再去看隔壁龙域那些模仿视频,简直没眼看,一股子山寨味儿。”
几乎是同一时间,“匠心模仿秀”活动正式上线。活动页面设计得趣味盎然,参与门槛极低。
用户只需上传自己模仿雅韵创作者作品的视频或图片,打上#雅韵模仿秀# #学做非遗#等标签,即可参与。
活动一经推出,便引爆了用户极大的参与热情。
最先火起来的是美食区。无数用户跟着“沈家小厨”和其他美食博主的视频学做菜,从简单的家常小炒到复杂的宴客大菜,厨房小白们纷纷晒出自己的“黑暗料理”和“偶得佳作”,评论区一片欢声笑语。
紧接着,手工艺区也热闹起来。有人学着用“锦娘”教的针法绣个小香包,有人跟着“鲁班传人”尝试做个小木簪,还有人挑战“楮先生”的古法造纸,虽然成品大多粗糙,但那份尝试和学习的乐趣,溢于言表。
“哈哈哈,我做的红烧肉,颜色跟酱油似的,沈老师对不起!”
“挑战苏绣第一天,手指已废,向绣娘致敬!”
“谁能想到,我在家拿废纸箱造出了一张‘勉强能写字’的纸?感谢楮先生!”
活动的热度迅速破圈,更是吸引了不少明星艺人下场参与。
当红小生周时笨手笨脚地学做“沈家小厨”的招牌点心,引得粉丝哈哈大笑。
知名女影后杨斐然晒出自己模仿“泠泠七弦”抚琴的照片,虽然指法业余,但意境十足。
导演陈益丰也饶有兴致地参与了模仿青年书法家的挑战。
明星的加入,给火热的活动又添了一把干柴,#雅韵模仿秀#迅速登顶各大社交平台热搜榜,成为了现象级的网络狂欢。
无数路人被吸引,纷纷下载雅韵APP,想要看看这些引发模仿热潮的“本尊”究竟是何方神圣。
雅韵的下载量和日活用户再次飙升,将之前被龙域短暂分流的用户不仅吸了回来,还带来了数倍的新增用户。平台的社区氛围空前活跃,用户自发地维护原创,对于那些试图混入活动、打着模仿旗号实则引流的龙域账号,用户们毫不客气地进行举报和嘲讽。
“正主在这儿呢,仿品请圆润离开!”
“学艺不精还想蹭热度?回去再练练吧!”
“支持雅韵!支持原创!抵制劣质抄袭!”
龙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他们精心策划的模仿者矩阵,在雅韵“匠心守护”第二期三十位新匠人的冲击下,显得单薄而可笑。
用户已经见识了真正的大海,谁还会对小水洼感兴趣?
更让他们吐血的是,雅韵发起的“匠心模仿秀”,直接釜底抽薪,将“模仿”这个行为本身娱乐化、全民化,彻底消解了他们模仿策略的杀伤力。
现在,模仿不再是龙域的秘密武器,反而成了雅韵引流和提升用户粘性的狂欢工具。
龙域的数据断崖式下跌,用户增长停滞甚至转负。
更糟糕的是,之前为了快速抢占市场而投入的大量用户补贴,已经烧得差不多了。眼看无法对雅韵形成有效威胁,后续融资变得异常困难。投资人不是傻子,没人愿意为一个前景黯淡、只会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吃灰的模仿者继续输血。
资金链的紧张,让龙域无法再维持高额补贴。那些被补贴吸引来的用户,如同潮水般退去,回到了内容更丰富、更有趣、氛围更好的雅韵。
龙域内部愁云惨淡。当初力主模仿策略的陈澈,如今压力巨大。他怎么也没想到,一次看似稳妥的商业模仿,竟然被对方用如此刁钻、如此举重若轻的方式彻底瓦解,甚至变成了对方的庆功礼炮。
一步慢,步步慢。龙域彻底失去了追赶雅韵的最佳时机。
周启明看着最新的数据报告,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兴奋:“沈总,我们赢了!用户增长简直是坐火箭!龙域那边,听说已经开始裁员了。”
沈芜看着屏幕上#雅韵模仿秀#话题下那些鲜活有趣的用户视频,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这场仗,赢得比她预想的还要漂亮。用户的力量,一旦被激发和引导,是无穷的。
她靠在椅背上,轻轻舒了一口气。这场风波,总算是彻底平息了。雅韵不仅没有被打垮,反而更加巩固了行业地位,品牌形象也更加深入人心。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傅让潮发来的消息。
“我的夫人,越来越像个合格的猎手了。”
后面跟着一句:“等下来接你下班。爱你~~~”
沈芜看着那条消息,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猎手吗?或许吧。在这个商业丛林里,只有不断奔跑,不断思考,才能生存下去。
傅让潮确实教会了她很多东西。他的手段,他的眼光,他的决绝,都像一把锋利的刀,让她在商战中披荆斩棘。
可有时,她又觉得他像一个深不见底的漩涡,让她沉溺,让她迷失。她享受他的宠爱,依赖他的保护,却又感到窒息和害怕。
沈芜的目光落在办公桌上的全家福上,照片里,她笑靥如花,依偎在傅让潮身边,傅榕乖巧地站在一旁。
她深吸一口气,将那些复杂的情绪压下,回复了一条消息:“好,等你。”
或许,她不需要想得那么复杂。只要知道,这个人爱她,而她,也深深地爱着他就够了。至于其他的,就交给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