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齿间仍留有菠萝酸甜的余味,韩枫拎起一块竹签把菠萝送进嘴里嚼动,眉目低垂,就此不再多说。
阿姨愣了半秒,接下来挥舞着菜刀,发表了长达十分钟之久的“慷慨陈词”,表达了自己对狗这种生物的厌恶之情,同时举了很多恶犬伤人的例子。
其中核心的观点是:这个家里,我和狗只能留一个。
当事狗——菠萝似乎“意识”到了气氛的不同寻常,乖巧无比地窝在韩枫的脚边,除了两只漆黑的圆眼珠,只有随呼吸起伏的身体在动。
最终,韩枫的意思很简单:“这样吧,你回去。这里我能照顾好我自己。”
“枫啊,”一听这话,阿姨变了脸,惶恐不已,作势要冲到韩枫面前来。
菠萝挪着身体、蹭着沙发后退了几步,直退到了韩枫的另一只脚边。
心意已决,韩枫打断她说,“就这么决定了。”
阿姨的脸色瞬间变得更加难以描述。韩枫认真了,非常认真,这让她感到没来由的心慌,她在韩家多年的工作就是照顾韩枫的起居。
如果韩枫不再需要她,这份工作也就不一定会需要她了,“从你还在喝奶粉的时候,我就开始照顾你了,我怎么放心你一个人出门在外,枫啊…你再考虑考虑?”
当然,她很需要这份工作是一回事,十七年来有没有感情是另一回事。
麻烦,自己制造出来的麻烦。
其实韩枫没道理因为一只狗跟照顾了他十多年的阿姨闹不痛快,甚至到了要阿姨这一方离开的程度,深层次的原因也确实不在她。
他低头看了一眼菠萝,一只小狗能明白什么呢?它伸着舌头冲阿姨摇尾巴,什么话都讲不来。
因略感矛盾而倍觉不快,韩枫胡乱地抓了两下头发,仍然决定坚持自己最开始的决定。
独自回去之后,她的去留,多半是由韩振国来决定,跟自己的老爹打交道,韩枫倒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他说:
“不用再考虑了。我保证,你不会有任何的损失。我会告诉他发生了什么事,出了怎样的情况。你只管回去,出了问题,条件我来讲。”
“枫啊,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真的怕…”
十指交叉相握,胳膊肘搭在腿上,韩枫侧头盯着她,“那么我的意思,你听明白了吗?”
像这样不留情面,韩枫势必是动真格的,而且没有商量的余地。阿姨点点头,韩枫的意思,她很明白。
一餐晚饭,一餐早饭,阿姨照常准备。临走前转着圈地躲着菠萝,把韩枫买来的狗粮倒出来了一些,放在一个纸盒里喂给它。
不是阿姨娇气,阿姨是真的怕狗。韩枫也是真的对这个并不清楚,从来都是阿姨了解他喜欢的、他讨厌的。生活里相处虽久,韩枫倒是没有留意过阿姨的习惯。
收到阿姨代韩枫传达的回信,韩振国没再对韩枫追问下去。一直以来,韩振国和刘燕也就是韩枫的母亲对他都是放养的状态,童年时期被无数次的漠视和无端斥责,等他长到现在这么大的时候,微末的一点关心只让他觉得不适,倒不如不闻不问的好。
洗漱完毕,韩枫下楼的时候,室内只余饭香。给韩振国发了一条详细的讯息告知阿姨的事,再过了一会儿,吃完饭的韩枫再次出发去学校了。
这下,偌大的独栋公寓里,只剩下走路一瘸一拐的菠萝。菠萝坐在玄关处,仍保持着目送韩枫出门的姿势,一屁股坐在地上,站起来呜咽着转了几圈,又冲过去扒了两下门,才肯接受自己被人关在了房子里,蔫蔫地走回沙发底下爬伏着。
公寓离学校几条街的距离,韩枫不紧不慢地向目的地走着,路上有很多穿校服的学生和送孩子的家长,背着各色的书包、挎包和公文包,每个人都行色匆匆,不时有人与他擦肩。离学校门口更近的时候,学生就更多了,说是人山人海也不为过,三三两两的人簇拥着走进校门。
韩枫个子高、模样正,走在人群里不是容易被忽略的类型。不过在校园里受到极大的关注还要从被一个身穿警服的女警官拍肩膀示意说起…
女警是昨天的女警,地点不是昨天的地点。学校里人多口杂,同龄人好奇和看热闹的神情,让韩枫稍有些不自在,但他不动声色,没表现出来。
事情是这样的,救出被拐女孩的年轻人包括整个事件引起了社会影响,公安局为了表彰见义勇为的热心市民也就是韩枫同学,专门派人找到了韩枫所在的学校,女警是特意一早赶来送锦旗和五千元奖金的。
“诶,找到了找到了,就是他。”女警官对身边的人说。
韩枫认出了她,瞟了一眼女警从他肩膀上移开的手,又转向她开口问,“你怎么来这了,是还有什么事吗?”
“是好事。”女警拎着黑色皮包笑眯眯地,“你的老师在哪里?我们一起过去再说。”
另一个人手里拿的东西倒是很明显:一幅卷起来的红底黄边的锦旗。韩枫注意到,隐约猜到了他们的目的。
不过,韩枫刚来,还不太清楚校园的路线,只知道他去上课的教室在高中部的A区。至于具体在哪栋楼哪个楼层,他还不太清楚。
韩枫舔了舔唇,“我昨天刚来,对这里还不是很熟悉。其实不用…”
身边人来人往,频频投来目光又收回。他们三个初来乍到的“路痴”围站在一起,气氛片刻静穆。